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大幅提高,广大农民希望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步改善广大农民的就医问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发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目的。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虽然我国政府对农村医疗事业的财政投入越来越多,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发展与问题并存,农村医疗卫生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仍落后于城市。因此,应当继续对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突破。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计量经济学中的Logit模型,对山东省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体系与框架、发展状况、服务方式、管理状况、需求与利用状况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优化措施。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的辩证关系。存在着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医药之间存在不正当利益纽带、居民更关注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多层次多样化、国内医疗费用自费的比例及完全依赖自费方式获得医疗服务的人口比例均偏高、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体制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挑战;也存在着投入力度增大、具备外部良好环境氛围、村民自治制度已基本建成、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迅速、有可借鉴的国外经验等机遇。 (2)山东省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初步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衰退阶段、恢复发展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当前山东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农村卫生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3)通过对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数量变化情况、设施条件、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情况以及服务方式的分析得出:近年来,山东省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变化情况不大,村卫生室数量与国家要求的目标差距较大,村卫生室的举办形式单一,应当适当增加山东省村卫生室数量,逐步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的目标,并鼓励多种形式的举办方式。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筑面积的达标率较高,但仍有未达标现象,村卫生室医疗器械的达标情况严重不足,应当对未达标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积极扩建改造,加大对村卫生室医疗器械的配置。山东省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基本达标,但是注册护士人员不足,村卫生室的人员配置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大部分人员对培训机会的满意度不高,认为培训效果较好,培训时间短、实践不足影响了培训效果。山东省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仍然存在问题,缺乏相应的监督条例。亟需建立健全一体化管理,强化对农村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山东省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涵盖社区预防、社区医疗、社区保健、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4)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了山东省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知晓情况、需求情况和利用情况,并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Logit模型,对影响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因素进行了Log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知晓率、满意度和利用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农民患病后首先选择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比例也较高,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较成功。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社区医疗设施和医护工作者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居民对医疗收费的满意度较低;知晓率也没有达到人人知晓的程度;农民群众主要表现在出对疾病治疗的需求,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对农民的吸引较少;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妇女等弱势群体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和利用率更高,但社区医疗机构针对特殊群体的医疗卫生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性别、年龄、个人收入和医保形式影响社区医疗机构的利用。 (5)发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应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等原则。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优化措施:一是构建全覆盖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定基本药品价格;三是强化财政扶持,加大对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四是强化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才建设,提高农村医务工作人员素质;五是建立健全农村医药卫生政策法律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六是优化配置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效率;七是依靠现代计算机技术,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