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二十多年,“中国制造”举世瞩目,但“制造大国”远非“制造强国”,关键原因在于中国的制造业缺乏强大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支撑。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够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它的规模和效率影响着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生产性服务业是当代经济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前资源、环境限制突出以及结构性矛盾恶化的条件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在发达服务经济体中增长最为突出,并伴随着极大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工业化发展加速,带动了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蓬勃崛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显著,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但与发达经济体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系统地从产业和区域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效率。本文首先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并对服务业生产率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得出本文研究的重点。其次,从规模、结构、区域发展三个角度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性测度,得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分行业以及区域之间在投入产出上都存在明显差异,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做铺垫。接下来,分别用DEA的Malmquist分析法和超效率DEA方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产业特征和区域特征展开实证分析,并对影响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因素做统计性判断。最后,作者根据前文分析,得出了一些政策性启示,如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