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提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作为长期激励机制的一种,它有助于解决股东与经营者的代理问题,实现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对应,促使公司管理层规避短期行为而使其更多地关注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从而最终使得企业从这种股权安排中受益。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众多企业就广泛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也已经有部分企业尝试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然而实施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尚不具备股权激励实施所需的应用条件。国际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HEWITT)公司的全球股票期权调查报告显示上市公司有效实施股权激励必须具备六大条件(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序)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的税收体系和制度、有关股票来源问题有明确的规定、政府独立性,决定权交于市场、完善的信息披露、有关内部交易的制约。我国在股权分置改革前,正是由于法律政策、市场规则等的束缚,无法解决股票来源、股权分置等问题的存在,使得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了之后未取得良好效果。近两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及股权激励实施相关法规的相继颁布使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应用环境得到改善,与此同时,“三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内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建立而得到完善与强化了公司内部治理,从而为股权激励的开展创造了良好内部环境。可以看出,我国股权激励的内外部应用环境均得到很大的改善。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揭示我国上市公司在新的应用环境下股权激励模式的实施效应。笔者在回顾与股权激励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解析与股权激励有关的理论的基础上,以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且实施了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综合因子得分函数,并在此基础上以综合因子得分为因变量,以企业用于股权激励的股份比例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股权激励的效应,本文区分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进行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效应对比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在总体上依然无效的,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综合业绩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其二、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效应得以体现,而股票期权模式并未发挥效应,从而说明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效应是不相同的。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今实施股权激励并不能达到预期效应,实施股权激励模式的应用环境仍须完善。为研究方便和结构清晰起见,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并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回顾,指出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效应的研究现状。该部分也介绍了该论文的系统框架结构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股权激励相关理论的概述。这部分对股权激励的含义及特点进行了阐述,对股权激励效应进行了说明,认为股权激励模式通过对激励对象的激励约束效应使得企业受益;介绍了股权激励产生的理论基础,包括人力资本价值贡献论、委托-代理成本论、管理激励理论、企业剩余索取权理论等;最后该部分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主要的股权激励模式和特点,比较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以说明其存在差别。第三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效应实证分析部分。该部分在理论介绍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假设并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效应。该部分首先通过因子分析法将8项财务指标转化为综合业绩评价指标,以此作为因变量表示股权激励效应,以企业用于股权激励的股份比例作为自变量来进行线性回归研究股权激励的激励效应,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和股权激励负相关关系的结论。而后通过对样本数据的进一步分模式分析发现,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显著,其企业综合业绩指标与用于股权激励的股份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我国普遍采用的期权激励模式却未达到激励效果。第四部分是在研究结论进行概括分析的基础上对股权激励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所应具备的股权激励实施应配套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企业应当如何选择股权激励模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笔者认为首先应完善股权激励应用的外在环境即资本市场的完善、建立经理人竞争机制及完善各种相关法制法规,而对企业内部而言则主要应当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进行改进,完善薪酬委员会的职能。对于企业应当如何选择股权激励模式,笔者认为企业应当宏观上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出发,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如企业所处行业因素、发展阶段等来决定是否采用股权激励模式以及采取何种股权激励模式。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力争用理论分析来阐释实践中的问题,同时也力求以实证来证实理论。主要的观点和创新有:1、针对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激励应用环境得到改善的新现实条件提出文章的研究目的,具有时效性。2、论文在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衡量指标选择方面区别于传统的研究。它并非采用单一财务指标来加以分析,因为单一指标虽然能部分反映上市公司业绩,但这种反映是不全面的。本文选取了能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成长能力的八个财务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方法依据上市公司各项财务指标的内在关系确定各指标在总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尽可能保留原始指标信息的情况下减少综合评价的工作量,科学地对上市公司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因子得分来作为股权激励效应的衡量指标,以其更为客观、公正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3、在分析前人的文献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效应分模式进行探讨,得出了上市公司不同股权激励模式具有不同的激励效果。4、提出了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完善股权激励实施的配套机制的设计。从外部环境看看,提出了建立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充分竞争的人才市场、创建公平的市场环境、完善法律制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等相应措施;从内部结构来看,提出了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营造良好的公司文化等相应的建议。5、提出了应当从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的特点出发选择股权激励模式的建议,指出并非外国先进有效的激励模式在我国目前背景条件下能够发挥效应。对于企业应当如何选择股权激励模式提出了建议,认为企业应当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决定是否实施股权激励模式,而且文章还重点从行业类型、企业发展阶段等方面列举论述了应当如何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股权激励模式的种类。本文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原因在于:1、数据上的缺陷。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激励手段,本文以完成了股权分置且实施了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选用的是2008年半年报的财务指标,用实施股权激励当年的财务数据评价股权激励的效率具有局限性。2、模型上的缺陷。实证研究中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如何排除非股权激励因素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