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朝鲜半岛和平机制与中国的作用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66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朝鲜半岛和平机制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而研究如何构建半岛和平机制,特别是中国的作用问题亦是时代所需,现时所迫。本文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和平机制的概念及其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关系,认为和平机制是基于一套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所建立的共识,是各国谋求在区域内的权力平衡、进行区域合作和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平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大国的支持,否则将丧失独立处理冲突和维持和平的能力;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使构建半岛和平机制成为可能;机构、规则与认同在半岛和平机制构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当前半岛局势后指出,建立半岛和平机制是形势所迫,现实所需;梳理六方会谈的来龙去脉后认为,朝核问题的出现既是对半岛和平机制的考验,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半岛和平机制的进程;比较韩朝双方在半岛和平机制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后指出,尽管双方都希望尽快建立半岛和平机制,但尚存分歧;通过考察中韩关系、中朝关系以及对中国关于构建半岛和平机制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认为中国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和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中国作用的发挥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文章最后认为,构建半岛和平机制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其他文献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对其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都具有指导意义。具体到刑事领域,国家应该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各种权利,即不仅要保障被告人的权利,而且要保障被害人的权利。权利的保障正如正义一样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我国也和其他国家一样,法律上和实践中都存在着对被害人和被告人权利保障失衡的问题,要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使“纸面上”的权利变为实实在
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导致社区成员组成结构变得复杂;大量商业楼盘兴建,社区人口向住宅小区集中,导致社区居民居住格局相互交叉;社会组织建设发展迅速,大
受贿罪是我国职务犯罪的常见多发犯罪,历来是我国严厉打击的对象。从1979年刑法到1997年刑法,关于受贿罪的刑事法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和完善,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显得比较笼
《法律规范理论之重述——司法阐释的角度》以法学理论传统中的法律规范理论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法学理论一般以立法者中心的视角来看待法律规范概念,这种认识方法虽
规范的信息披露,是维护证券市场公开、公正的根本保证,也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透明的最好表现。国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企业制度创新的发展过程,取得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民事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正式始于《法国民法典》之规定。1999年我国《合同法》第73条首次明确规定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但对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归属没有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