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政策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又对公司的筹资、投资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恰当而又稳定的股利政策是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和激励投资者持续投资热情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作为公司理财的重要内容之一的股利政策,一直是中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股利政策的制定不仅会影响公司的股价,而且还与维护股东权益以及公司的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股利政策已经形成了大量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文献,研究的角度也非常广泛,尤其是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理论的研究大都建立在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基础上,并且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已经从单一的财务决策问题上升成为公司治理问题,被看作是大、小股东及经营管理者等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我国的上市公司处在特殊的国情和市场环境中,存在特殊的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这种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得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显得更有意义。对于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的角度切入,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选择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其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文章主体包括两部分,一是理论分析,一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发现股利政策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2)股利分配行为不规范;(3)股利支付率偏低,不分配现象严重。分别从股权结构、筹资角度、政策法规、公司治理等方面对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另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监事会结构和经理人激励机制等内容,由于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它决定了股东大会的权力核心,进而决定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的构成及权力归属,而董事会作为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代表广大股东利益的执行机构,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中心环节。因此本文选择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分别对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的现状特点做了详细分析,并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二是实证分析,本文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选取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实证结果如下:(1)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与股利支付率成显著正相关,而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一与股权支付率不存在相关关系;(2)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充裕程度及公司成长能力等控制变量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较为显著,说明这些指标很好地控制了股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本文主要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等角度分别提出政策建议,希望能够找到一条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股利政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