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日本江戶時代中期著名儒學思想家太宰春台于寶曆三年(1753)所整理的字書《倭楷正訛》作為研究底本。該研究資料選自杉本つとむ所編纂的《異體字研究資料集成》,系第四卷《倭楷正訛》(全一冊)。作者在書作中對正字和因俗而訛的字的概念及兩者的區分作了簡要的分析,並就日本國內訛俗混用的用字情況做了系統整理和規範,是研究日本江戶時期社會用字情況的一手資料。本文旨在通過對《倭楷正訛》中收錄的訛俗字的分析和研究,總結並探討漢唐五代以後在中日文化交流過程中,流入日本的中國石刻、佛經抄本中出現的俗字對日本漢字的影響,大致勾勒出《倭楷正訛》中字形訛變演變過程和中日簡俗字易變情況。因同門師姐對《倭楷正訛》附錄省文集中所列之字例已做過較為詳盡的分析和研究,故本文將把重點置於該資料正文字例,通過共時及歷時不同文獻資料的比對研究,考證日本俗字受中國俗字的影響後發生的形體演變過程及源流,並通過對漢字簡化過程的考察瞭解,探究分析日本漢字簡化對中國漢字簡化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充實國內中日漢字源流考證和對比研究領域的研究。本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簡單介紹研究資料《倭楷正訛》一書,並對前人研究成果做簡要綜述,第二章對《倭楷正訛》正文所列的俗字字例做詳盡類別分析研究。第三章運用文獻對比研究的方法,將《倭楷正訛》中出現的俗字同中國漢唐以來石刻俗字、佛經俗字及俗文學作品中的俗字進行對比研究。第四章將省文集中的簡俗字與中國簡體字作對比研究,並探討日本俗字對清末中國漢字簡化運動的影響。第五章結語,另附《倭楷正訛》正文俗字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