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分析不同程度近视眼黄斑区及视盘周围微循环改变及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患者66例(共106眼)。其中低度近视(-0.50~-3.00D)16例(28眼)、中度近视(-3.00~-6.00D)组23例(36眼)、高度近视(>-6.00D)组27例(42眼)。所有受检者在行OCTA检查前,均需行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标准综合验光,然后利用OCTA获取旁中心凹处浅层视网膜微血管(SCP)血流密度、深层视网膜微血管(DCP)血流密度、图像质量、中心凹旁300μm血流密度(FD-300)、非圆指数(AI)、视盘区血流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等一系列参数。比较分析三组间各项参数的差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三组间AI、年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三组间旁中心凹处SCP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三组间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较低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度近视组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较低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近视组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与高度近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三组间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较低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较中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较中度近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三组间RNFL厚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RNFL厚度较低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RNFL厚度较中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RNFL厚度较中度近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三组间FD-3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较中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较低度近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较中度近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视盘周围血流密度与RNFL厚度呈正相关关系(r=0.24,P<0.05);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与眼轴呈负相关关系(r=-0.31,P=0.001);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与眼轴呈负相关关系(r=-0.31,P=0.001);FD-300与眼轴呈负相关关系(r=-0.45,P<0.001)。
结论:OCTA可以量化近视患者黄斑区及视盘区微循环状态,随着眼轴的增加,近视患者视盘区及黄斑区微血管密度均随之降低。高度近视眼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视盘周围血流密度及RNFL厚度降低。这为高度近视人群病理性近视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也可帮助我们评估高度近视人群青光眼发展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患者66例(共106眼)。其中低度近视(-0.50~-3.00D)16例(28眼)、中度近视(-3.00~-6.00D)组23例(36眼)、高度近视(>-6.00D)组27例(42眼)。所有受检者在行OCTA检查前,均需行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标准综合验光,然后利用OCTA获取旁中心凹处浅层视网膜微血管(SCP)血流密度、深层视网膜微血管(DCP)血流密度、图像质量、中心凹旁300μm血流密度(FD-300)、非圆指数(AI)、视盘区血流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等一系列参数。比较分析三组间各项参数的差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三组间AI、年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三组间旁中心凹处SCP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三组间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较低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度近视组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较低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近视组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与高度近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三组间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较低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较中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较中度近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三组间RNFL厚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RNFL厚度较低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RNFL厚度较中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RNFL厚度较中度近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三组间FD-3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较中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较低度近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较中度近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视盘周围血流密度与RNFL厚度呈正相关关系(r=0.24,P<0.05);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与眼轴呈负相关关系(r=-0.31,P=0.001);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与眼轴呈负相关关系(r=-0.31,P=0.001);FD-300与眼轴呈负相关关系(r=-0.45,P<0.001)。
结论:OCTA可以量化近视患者黄斑区及视盘区微循环状态,随着眼轴的增加,近视患者视盘区及黄斑区微血管密度均随之降低。高度近视眼旁中心凹处DCP血流密度、视盘周围血流密度及RNFL厚度降低。这为高度近视人群病理性近视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也可帮助我们评估高度近视人群青光眼发展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