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原产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亦是我国多用途的经济树种,尤其是银杏叶含有黄酮,双黄酮及银杏內酯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对老年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特殊疗效,因此,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供不应求。近几年来,以银杏叶加互为主的银杏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银杏叶加互企业大都存在产品(EGB)收得率不高,有效成分含量低等问题,选育叶用银杏品种是解决上述问題的重要手段,亦是实现我国银杏产业长期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同时,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银杏黄酮的互厂化生产,开辟银杏资源利用的新途径,是银杏研究领域的另一重要方向。 本研究以我国近几年选育的60个雌株品种和60个雄株变异类型为试材,采用资源评价与选优及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办法,筛选出了三个药用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叶用银杏品种,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银杏愈伤组织诱导、褐变调控及黄酮生产培养技术体系,并分析、讨论了银杏遗传变异与进化的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首次对银杏50个雌株品种的叶片性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叶片面积、厚度、单叶重及黄酮与萜内酯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证明了银杏品种间叶片性状存在遗传变异,初步提出了叶用银杏品种选育的项目和标准,并筛选出了泰山1号、泰山2号和泰山4号三个叶用银杏品种或类型,既可直接推广应用于生产,亦可作为叶用银杏新品种育种的杂交亲本材料。 2.对银杏嫁接苗、实生苗与扦插苗以及不同树龄、不同产地、不同季节的叶片黄酮及萜內酯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1~5年生的嫁接苗、实生苗及扦插苗叶片黄酮及萜內酯含量显著高于其成龄母树的叶片黄酮及萜內酯含量;②5~10月份叶片黄酮含量逐步提高,而萜內酯含量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10月份略有下降;③同一品种在山东的叶片黄酮含量显著地高于在湖北的叶片黄酮含量。上述研究结果为银杏采叶园的建立及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3.银杏雌雄株叶面积与黄酮含量的比较结果表明,雌株或雄株品种(个体)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但雌雄株间差异不显著;同互酶分析结果显示,雌株或雄株个体间POX及EsT同互酶语存在一定差异,但雌雄株间找不到相互区别的特征酶带.另外,所有参试个体的c0T和soD同互醉讲一致,说明银杏变异的范围是比较窄的. 4.首次观察了银杏“个雌株品种及40个雄株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全部为二倍体,2卜2x:24;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进行愈伤组织人互诱变试脸,没有获得多倍体变异;检查了500个愈伤组织起源的银杏硬枝扦括不定根的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现多倍体;长子、佛指、马铃、梅核及圈子等五大类的五个代表品种核型一致,证明了银杏在慢长的进化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具有很强的遗传德定性. 6.对银杏雌雄株核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银杏雌雄株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基本一致,唯一区别是,雌株四条染色体上有随体,而雄株仅三条染色体上有随体,雌株的核型为zN二ZX二24二22AI魂m(2。。t)+6吻+12。t]+XX,雄株的核型为ZN二ZX二24二22A[4m(2。。t)+6。m+12。t]+XY. 6.根据雌雄株核型分析结果进行了银杏胚培养及性别早期鉴定试脸,结果表明,①银杏胚接种在孔1 te+B A0.2十活性炭0.场培养基上效果最好,胚根萌发率”.码,抽梢率肠.”%,胚培苗生长健壮.②对75探试管胚培苗初步进行了性别早期鉴定,雌株为31探,占41.3仁雄株为“裸,占58.7氮 7.对银杏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揭变调控进行了研究,首次将往酸(PA)应用于银杏愈伤组织的揭变控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发现PA具有明显的捉进愈伤组织生长、抑制愈伤组织揭变的作用。 8,首次将银杏愈伤组织培养与黄酮生产联系起来.通过不同外植体、培养基、激素组合、蔗糖浓度、抗氧化剂及涪养时间的试验,研究并建立了两步培养技术体系,第一步,愈伤组织生产培养,最佳培养条件为:叶片愈伤组织在MT+BAI,0+NAA3.0+糖6%+PAo.伟培养基上光照培养40一45天;第二步,黄酮生产培养,最佳培养条件是用PvP复合物代替第一步培养基中的PA,愈伤组织黄酮含量是对照的3.25倍,是叶片的3.18倍,黄酮生物产量是对照的6.19倍;实现了愈伤组织黄酮含量及黄酮生物产量的同步增长。 9.对银杏叶肉、子叶、悬浮培养细胞及雌配子体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及培养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原生质体分离与纯化的最佳方法,对雌配子体来源的原生质体进行了液体浅层培养试验,在附加BAI .0 mg/L八从3.。mg/L,vesmg/L及谷氛既胺l000mg/L的改如丁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后,原生质体开始变形,4一5天出现第一次分裂,二个月后形成多细胞团。但培养4个月以后,细胞团仍然生长很慢。 10.银杏茎段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银杏茎段在淤+K TO.5+NAA 0.05培养基中的侧芽诱导率最高,达86.6%,在乳ite+N从0.1+活性炭0.1%的培养基中发根率达31·71%。 全文图表“幅,图版9个,参考文献工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