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洱海入湖河流—白鹤溪为研究对象,采用砾间接触氧化工艺对低污染水体强化脱氮性能进行了一定的小型模拟研究,以期对白鹤溪某典型河段进行修复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最终削减白鹤溪输送进洱海的污染负荷量。在白鹤溪流经村镇和农田区沿程布设10个点位,经过一年的监测显示,白鹤溪水污染情况跟大理当地气候、旅游、农业等方面有密切关系。每年的6月份左右白鹤溪流域在雨季初期产生的地表径流冲刷作用下,监测各指标都有较大跃升,沿程流经村镇和农田后,入海口前水质较差,氮磷超标严重。试验采用大理当地易取易得的大理石为填料,试验用水直接取自白鹤溪。在分区曝气和分段进水条件下,28天后砾间接触氧化系统挂膜成功,CODMn和NH4+-N去除率达到50%和70%。通过光学显微镜镜检发现,生物膜上生物相丰富,其主要组成包括球状菌、杆状菌、丝状菌、原生动物(钟虫)和少量微型后生动物(轮虫)。挂膜成功后开始探讨曝气区和非曝气区容积比(以下统称O/A)、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流量分配比、回流比参数在低C/N水体中强化脱氮性能研究。试验得出较佳运行工况为O/A为1:2,水力停留时间为4h,进水流量分配比为2:3,回流比为30%。在砾间接触氧化模拟系统较佳工况下,两段进水方式对有机物和总氮去除率相比采用单点进水方式有较大提升,CODMn平均去除率从50.6%提升到66.3%,总氮平均去除率从31.4%提升到60.9%。统计沿程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得出,硝化细菌主要集中在曝气区,其数量为5.58×106,反硝化细菌主要集中在非曝气区的中后段,其数量为6.49×105。同时检测沿程溶解氧和各氮素浓度,溶解氧沿程降低,最后出水仅为0.2mg/L,氨氮在曝气区转化为硝氮,在非曝气区硝氮还原成氮气,其结果也从侧面也能证实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分布特征。通过对白鹤溪流域水质调查结果,拟选定龙龛码头上游作为一处砾间接触氧化模拟设施场地,同时还可结合景观设计,增加旅游观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