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地方政府承担着地区经济增长的重任。地方政府的支出范围不断扩大促使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弥补财政赤字或进行项目建设,债务资金成为地方政府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资金来源。随着我国步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的发展增长点在于抢抓培育优势产业。由于地区间资源禀赋以及发展差距较大,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条件有针对性地投入,才能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本文立足于经济新发展阶段,结合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方政府承担着地区经济增长的重任。地方政府的支出范围不断扩大促使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弥补财政赤字或进行项目建设,债务资金成为地方政府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资金来源。随着我国步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的发展增长点在于抢抓培育优势产业。由于地区间资源禀赋以及发展差距较大,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条件有针对性地投入,才能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本文立足于经济新发展阶段,结合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预算化、公开化、规范化的要求,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投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内涵进行界定,梳理债务种类,并对本文实证部分采用的代理变量——城投债进行内涵界定。阐述地方政府举债的相关理论,从地方政府性债务投资的三个方面:基础设施、制造业、民生事业分别论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由于财政分权、宏观经济调节、中央和地方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等因素,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务缓解财政赤字压力并通过投资推动经济发展,但投资于不同的产业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与方向不尽相同。其次本文阐述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发展的现状。梳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发展历程和现在的基本情况,总结了我国总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目标,提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总体来看,依靠地方政府性债务促进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逐渐面临投资效率低下,债务风险增加的情况。进一步,本文采用固定面板模型对各省债务投向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选用城投债数据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代理变量,选取2010-2019年发行的18000多支城投债,按照发行企业所在省份以及行业分类匹配整理,得到2010-2019年29个省份城投债数据,并根据wind二级行业分类,归纳整理了城投债的8大投向。选取人均城投债为核心解释变量,人均GDP为被解释变量,并采用替换被解释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考虑到我国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本文分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异质性分析。实证结果为(1)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规模的增长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存在滞后效应。(2)债务资金投向传统制造业、高新制造业、文化旅游产业、金融业将显著促进经济增长;投向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显著。(3)东部地区发展重点在于打造现代化城市;中部地区发展重点在于强化制造业、打造产业链集群;西部地区发展重点在于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本文从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与合理制定地方政府债务投资规划两大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规范地方债务的发行与合理运用,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其他文献
移动信息技术不仅给旅游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正改变着游客间的交往行为。游客在体验现实旅游世界的同时,也能够保持着网络空间的连接以及与遥远物理空间的情境互动。但随着移动信息技术向旅游世界的不断渗透,也使得游客不断受其干扰,导致数字分心,引发旅游压力,尤其是移动媒体设备的使用导致游客“缺席的存在”,即身体上的在场而意识上的缺失,这种缺席必然会对旅游世界中实际的人际互动及旅游体验产生影响,探究科技干
税制调整是当前社会经济过程中最关键的经济“调节器”,力求透过国家政策从正面带动社会经济稳定健康的运行。而纵观中国税制变革历史,尤其最近的二零一九年四月增值税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是中国近年来推动经济发展的亮点所在。其中,市场经济主体的税费负担将如何调整在此次变革中也备受重视。企业税收痛感是否得到减缓以及如何顺应改革潮流改善企业自身税负水平是此次企业增值税改革层面的重中之重。为突出改革的指向性,本文选
税收竞争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在分税制改革和以GDP增长为主要导向的“政治晋升锦标赛”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经常会展开各种形式的竞争,其中税收竞争是地方政府采取的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我国目前的财税体制还不够完善,所有税种的法律均由中央决定,因此我国地方政府常常运用一些制度外的方式进行竞争。目前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负面效应开始显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基于以上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旅游乱象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下引发舆论热议,工作在旅游第一线的导游人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抨击。日益严重的职业污名问题给导游造成职业认同危机、人际关系压力以及高离职率等负面影响,由此而来的导游人员流失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品质提升的阻碍,寻找缓解职业污名问题的方法迫在眉睫。因此,探索有效的污名应对策略,对指导行业和组织的管理实践,减轻导游的职业压力,降低导游的离职率,有切实而紧要的现实
高质量的微观企业主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上市公司作为中国优秀企业的代表,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有力支撑,而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则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法宝。然而,由于内部治理机制的不健全和外部监管的不完善,上市公司的各种违规行为频频出现、屡禁不止,不仅对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也对企业声誉形成了负面冲击,进而对企业的内部治理和投融资决策产生了影响,
在大众旅游时代,信息网络和交通工具的革新极大地压缩了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时空间距离,旅游者的活动半径大幅延伸,旅游目的地系统组成要素的更新与演化日益频繁,旅游空间结构面临着要素更新、功能完善、结构优化的严峻挑战。本文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探索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构建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型,对神木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及优化路径进行分析,能够丰富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的研究案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在刺激世界各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同时,旅游业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海岛旅游由于地理环境的脆弱性、特殊的地域性以及各自的经济差异性,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更为敏感。我国有着非常广阔的海岸线以及数量庞大的海岛,研究海岛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二者内在关系和影响机制,对我国开发海岛旅游和发展海岛经济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为依据,以国际旅
古往今来,贫困始终被看作人类社会的顽疾,各个国家治理者一直将反贫困事业作为治国安邦、国富民强的大事。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历史,也贯穿着反贫困斗争的历史。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后脱贫时代。为了巩固已有脱贫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愿景,政府需纵深推进财政反贫困的各项治理工作。为此,各地方积极制定长效可持续的财政投资性
汉服作为我国汉族的民族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随着“中国华服日”、“中华礼乐大会”、“花朝节”等汉服节事活动在旅游地相继举办,游客选择参与汉服体验蔚然成风。国风消费勃兴的背后是国人文化自信的物化表达,研究游客参与汉服体验消费行为的底层逻辑,对于汉服文化的传承弘扬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Prahalad和Ramaswamy提出的基于消费者体验的价值共创理论,解释游客参与汉服
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深化现代财政体制改革、健全政府间关系的重要目标。在现代财政分权体制中,政府间的财政失衡问题常见于很多国家中,我国也不例外。财政失衡既包含同一层级政府间的财政横向失衡,又包括不同层级政府间因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均而出现的财政纵向失衡。1994年以来实行的分税制改革使我国逐渐形成财权上移、事权和支出责任下解的纵向失衡状态,且失衡程度呈缓慢上升趋势,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