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迅猛发展的势头,但与此同时,地下水污染、PM2.5和雾霾等热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从侧面显示了国内当前所面临的环境形势与能源压力愈发严峻,而这无疑归咎于我国对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的长期坚持,同时国内众多轻社会责任、重经济利益的企业也难逃罪责。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间由于企业行为负外部性的存在而使得其矛盾持续升级,并导致不时出现类似于地沟油、黑砖窑等社会不良现象,由此利益相关者开始逐步关注和鼓励企业的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国内外学者多以实证研究形式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并基于企业内部的因素(产权性质、公司治理、成长性等)和企业外部的因素(市场化进程、行业竞争等)分别作了一些分析。而本文主要从高管激励和内部控制的角度去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如何合理确定企业高管短期薪酬水平?如何建立企业高管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适当的高管激励是否会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高管激励、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三者间是否存在进一步的相关关系?内部控制是否会对企业的不良社会行为产生约束?等是本文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对于高管激励、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三者关系的相关研究文献,同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趋同理论和掘壕自守等理论,并选定国内沪深A股市场在2013至2015年期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受内部控制与高管激励的影响方式。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为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出了高管激励与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和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根据高管激励的时效性将其分为短期激励(薪酬)和长期激励(股权)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并在其中引入第三变量——内部控制,并就内部控制在高管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过程中所扮演的是调节效应角色还是中介效应角色展开研究。经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显著正相关,说明薪酬激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提升;(2)高管股权激励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曲线,说明当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会随其持股比例的上升而提高;但是一旦高管持股高于某个临界值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会随着高管持股的增加而降低;(3)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显著正相关。说明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司履行社会责任;(4)高管股权激励能够通过内部控制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即高管股权激励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时,内部控制能够发挥一定的中介效应。最后,本文针对本次研究结论提出了不同高管激励结构的企业应执行不同的政策从而使得企业长期价值提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针对未进行股权激励的公司,无论是高管薪酬激励(短期),还是高管股权激励(长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为提升企业长期价值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2)针对已进行股权激励但激励水平较低的公司,采取适当提升对高层管理人员股权激励水平的政策;(3)针对已进行股权激励但激励水平较高的公司,采取适当减少股权激励而增加薪酬激励的政策;(4)所有企业均须对内部控制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发挥的溢出作用予以足够重视,进而帮助企业控制潜在社会责任风险,推动其履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