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潜在课程的开发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yi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文化也进入一个迅速变迁的阶段。面对多种文化、多种价值倾向体系的抉择之间的矛盾,崇尚人格完善和追求金钱、名利之间的冲突,使得大学生无所适从,出现了信念危机、价值偏失、道德淡漠等现象,大学生形成“双重性”的时代特征,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 开发德育潜在课程。 传统道德教育基本是把“两课”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以说教和灌输教育为主,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道德认知,这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及时跟上社会变革的步伐并走在时代的前列,还必须开发德育潜在课程,它论道而不说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当今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并进而转化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潜在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对学生获得知识,特别是非学术性知识,即情感、态度、信仰、价值观、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并非主从关系,显性课程的运作过程总是伴随潜在课程;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相互转化,在相互促进、相互依赖中共同发展。由于潜在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潜隐性、难以量化等特点,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它的教育价值被淡化、甚至被忽略了。 开发德育潜在课程有国内外深厚的理论及实践基础,这对我们今天开发德育潜在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潜在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认识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行为规范功能。探讨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可以为潜在课程的开发提供启示与帮助。我们认为学校德育潜在课程主要由六方面因素组成:“两课”教学的课堂气氛、专业课教学德育因素的挖掘、德育的活动课程中与显在目标不一致的德育影响、精神形态的校园氛围、制度形态的学校管理理念和物质形态的校园环境。这些有形无形的因素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潜在课程范围广,几乎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以及各种行为。 德育潜在课程的开发,旨在整合、设计诸多教育因素,强调与显性课程的“兼容”与“渗透”,利用“显性”和“潜在”两种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论文从潜在课程组成要素出发,探讨了德育潜在课程的开发策略:从观念上把握德育潜在课程的开发特点;在实践中运用德育潜在课程的开发策略: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挖掘显性课程中潜在课程的作用;开展深入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德育潜在课程,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有助于人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其他文献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从1981年启动以来的20余年,研究较多地被纳入到高等教育中来进行,从而使研究生教育研究自身缺乏相对独立的意义;同时,研究生教育理论界要么较为过多地集
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高等教育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人力资源是高校第一资源,教师队伍是其中
采用核心-边缘网络刻画我国银行间市场的网络结构,结合各银行同业往来资产和负债信息构建风险传染模型,对单个银行倒闭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两种情况下的传染过程进行模拟.研
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为高等院校基本建设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高校建设产品的特殊性,引发了许多关于基本建设管理的新思考。其中如何运用经
本文从上海民办高等教育近十年来发展的实践出发,对上海民办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力求探索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上海民办高等教育的有效途
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有著作权作品的合法行为。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法的重要内容之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性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律(机制)以及由于这种规律(机制)的作用而使得它们在演变的过程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普
介绍昆明市高层建筑清洗公司的企业管理经验,并就外墙清洗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社会身份是“农民”,他们的职业是“工人”。他们的劳动力成本低廉,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近几年,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空气污染问题已越来越受到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目前,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已被认为是城市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来源,而研究表明,汽车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