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单一。[1]信息爆炸的冲击,更是严峻地考验着人们驾驭信息的能力。[2]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以全面深入地提高其信息素养,对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信息技术课程体现出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决定着它与其他课程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是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与本课程特征相悖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部分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学生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消遣娱乐”性质的课程,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持有一种应付的心态;再者,部分教师因不恰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致使教学指导、监控力度不够,无法有效地实现因材施教。然而,致使信息技术课学习效果低的终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本研究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自主与协作理论为依据,凭借公共通讯平台的独特功能优势,设计出了适合于初中生学习特征的教学模式。[3]教师借助通讯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根据提示信息明确学习目标,下载学习资源,对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同时师生之间还可以对完成的作品进行即时地会话与评价。从而实现了师生之间多层次的交流,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信息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