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调控及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方法: 收集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4.5小时内符合rt-PA静脉溶栓条件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三组,A组(30例)给予rt-PA溶栓治疗的同时或溶栓前加用依达拉奉并辅予常规治疗,B组(30例)给予单纯rt-PA溶栓治疗辅予常规治疗,C组(30例)为不溶栓的对照组,按照脑梗死诊疗常规给予A、B组一样的溶栓以外的常规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定治疗前、第10天及90天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时测定治疗前、第3天、第7天、第10天共4次血清MMP-9含量,根据第24小时头颅CT、CTA或者MRA及第10天再次复查头颅CT结果判断并记录患者有无出血转化及血管再通情况。 结果: 1.NIHSS、mRS评分:开始治疗前三组 NIHSS、mR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10天后A、B两组的NIHSS、mRS评分较C组明显下降,P<0.05,且A组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B组(p=0.045;p=0.038),随访90天后A、B两组的NIHSS、mRS评分较C组明显下降P<0.05,同时A组的评分仍优于B组(p=0.132;p=0.048)。2.血管再通:A组血管再通21例,占70%,显著大于B组血管再通13例,占43.3%,p=0.034,均优于未溶栓的C组,几乎无血管再通。 3.疗效评价:A组基本治愈的例数为22例(治愈率73.3%),大于B组的13例(治愈率43.3%),并远远大于C组的4例(治愈率13.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功能结局良好的A组达到96.6%,B组90.0%,均大于C组的43.3%。 4.出血性转化:A组出血转化4例(其中HI1型2例,HI2型1例,PH2型1例),较B组出血转化共11例(其中HI1型4例,HI2型2例,PH1型3例,PH2型2例)明显减少;与未溶栓C组6例(其中HI1型3例,HI2型1例,PH1型1例)基本相当; 5.血清MMP-9含量:三组在治疗前血清MMP-9含量无明显差异;治疗3天时三组均有上升,7天时三组血清MMP-9值有明显升高达到峰值,10天时三组数值仍较高,但较7天时有逐渐回落趋势,A、B上升幅度大于C组,A组低于B组。各组出血性转化患者在治疗前、3天、7天、10天的血清MMP-9含量均明显高于无出血转化组。 结论: rt-PA溶栓同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降低血清MMP-9水平,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出血性转化,提高治愈率,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