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关分析与综合评价的热风炉空燃比优化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风炉在高炉冶炼生产过程中主要作用是将鼓风机吹来的冷风加热至要求的温度,输送到高炉,以供冶炼需要的高温环境,同时也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环节。在生产过程中,助燃空气和高炉煤气的配比(空燃比)不仅影响热风炉的生产质量,也决定煤气的消耗情况。随着生产工艺的快速发展,生产设备不断更新,对热风炉提供热风的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除了要求输出稳定、持续的高温热风外,同时要求尽可能使煤气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本文研究对象为某厂3号热风炉,参考热风炉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要求,结合热风炉生产过程中的历史数据,从保证蓄热能力、节省煤气角度出发,对空燃比优化进行了探索与研究:(1)针对工厂数据,对热风炉各参数统计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燃烧效率和空燃比二者的联系。考虑参数间的时延特性,确定拱顶温度滞后时间后对数据调整。为解决寻优过程干扰因素的影响,分析各参数与拱顶温度的相关关系,根据规则筛选数据,保证拱顶温度的变化受空燃比影响最大,为综合评价体系提供数据基础。(2)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结合生产情况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利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对筛选出的数据样本综合评价,最终根据排序选取最优空燃比。建立一个可视化的空燃比寻优操作软件,可使操作者通过操作软件实现相应的功能要求。(3)基于热风炉的实际的运行数据,确定各模型参数后,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煤气空气流量为输入,温度为输出的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优化,提高模型精度,避免陷入局部寻优,取得了较好的建模精度。利用建立好的热风炉模型,根据最优空燃比确定新的测试数据输入到模型。对比分析输出数据与真实数据,再利用模型及综合评价体系对比验证多个空燃比,结果表明最优空燃比在保证热风炉蓄热要求的前提下,减少煤气用量。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稀土氧化钕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炎症反应中circ_0000638的功能,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剂量氧化钕处理16HBE细胞48h后,分别采用ELISA和q RT-PCR法检测IL-8和IL-1β的表达。选用80μg/ml氧化钕浓度处理16HBE细胞48h,微阵列检测其circ RNA表达谱改变并用q RT-PCR实验进行验证。circ_0000638干扰/过表达后,采用
燃气管网仿真对于优化管网结构及管网管理有重要作用,在管网仿真模拟中使用的负荷是否贴合实际对模拟结果有直接影响,由于燃气负荷预测可保证预测负荷与实际负荷间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有必要将预测负荷用于管网模拟提高管网预见性运行管理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建立了BP-CSO燃气小时负荷预测模型,在负荷预测模型中分析日期类型、天气状况、气温和时刻与负荷的相关关系,其中天气状况由蒸发量、日照时数、气压、降水量、
目的和意义:观察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提供优化治疗方案。研究方法:纳入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隔药灸组49例,西药组49例。隔药灸组于月经前3天予以隔药灸治疗,每天1次,西药组于月经疼痛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早晚各1粒。两组均连续治疗3天,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以治疗前、治疗第1、2、3疗程及随访时的5个时
我国产学研融合进程与产业发展规律和产业结构有关,传统产业由于科技含量不高,总体上产学研融合程度不深。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爆发,与产业变革共同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科技革命在多个领域同时出现变革,并且各领域相互影响,使得创新呈现了新的业态。新科技酝酿了新的产业变革,仅有科技创新,没有将之商品化、产业化的能力无法助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这需要先进制造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I]是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全草药用,有“药王”之称,目前野生资源枯竭,来源主要是人工种植。但在人工种植过程中金线莲生长缓慢,活性成分积累不足,且易感病虫害,导致人工种植效率低。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因具有促生提质生防的效果,常被开发为微生物肥料,应用于农作物和中药材的绿色种植。本研究从金线莲根际菌群中筛选出
背景心跳骤停(CA)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是目前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CPR技术不断提高与完善,自主循环(ROSC)恢复后仍有CA患者最终死于脑损伤,而长期存活患者中可出现永久性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在成功CPR后,脑复苏成为主要问题。治疗性低温(TH)是临床治疗中可行的重要脑复苏方法之一。TH(32-34℃)能改善CA后复苏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并提高生存率,得到了国际心肺复苏联盟的肯定。然而
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会议系统开始搭载传声器阵列,以提高语音前端系统的性能。传声器阵列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实现说话人的波达方向估计,估计结果可以确定说话人的位置,这常常是语音增强、语音分离等声信号处理算法的重要先验信息。基于声信号处理的常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可以在理想的低混响、弱噪声场景中获得准确的估计结果,但是实际声学环境中通常存在较高的混响和较强的噪声干扰,在这种复杂场景中常规算法难以实现鲁棒的估计。
伴随移动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人脸识别、交互游戏为代表的复杂应用不断涌现,这对移动设备的任务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在移动端处理复杂应用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传统的云计算虽然可以为移动用户提供充足的计算、存储等资源,但是由于其距离用户较远,势必会造成较大的往返时延。边缘计算作为一种新兴服务模式,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利用计算卸载,将移动设备难以处理的复杂任务卸载到边缘
目的:观察疏风宣肺缓急解痉法对支气管哮喘(风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其对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评分)、白介素-4(IL-4)、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7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EF75%)、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EF50
1993年声子晶体的概念被提出后,便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声子晶体具有可设计、可调节的特性,可以对声波和弹性波进行调控,实现负折射、整流、聚焦等特殊效应。拓扑声子晶体中的拓扑边界态可以实现无背向散射的声波传输,对于缺陷有着强鲁棒性,在噪声控制、声通信传输等领域有着极强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对拓扑声子晶体的色散关系进行了探究。本论文第一章绪论部分对声学的历史和背景、声子晶体以及拓扑声子晶体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