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活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从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看,虽然医患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不能忽视局部的不和谐现象。医疗纠纷呈现上升趋势,医患之间的信任滑坡,局部医患不和谐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由于医疗活动与广大人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医疗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单位—医患关系十分重要。 笔者把医患关系界定为一种文化关系,因为医疗活动中的医生和患者都是一定文化中的个体,当这种关系建立时,必然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一个社会有了文化,人们便有了行为标准。文化体系不仅决定人的价值观念,也构成人的行为准则。运用文化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及传播论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和医患冲突加剧的原因进行分析。文化社会学把文化看作是有意义的象征符号,把文化传播看作是个体互动或交互动作用的过程。功能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认为文化的产生是社会的需要,文化的本质在于维护,是一种价值工具。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各种社会结构层次的制约,文化体系不仅决定人的价值观念,也构成人的行为准则。一个文化特征或习俗能够持续存在,必然能够提供社会所需功能。用功能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可以解释为何部分医生价值观扭曲。转型期,由于社会成员的价值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部分医生价值观扭曲的现象成为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可以用文化社会学的功能论观点来解释为什么部分医生的“拿红包是医生辛苦所得的”、“医生也不能白白劳动”等一些消极价值观存在的原因。 传播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把文化看作是有意义的象征符号,把文化传播看作是个体互动或交互动作用的过程。在医生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两者的互动建立起了一种文化传播的关系。文化是有意义的象征符号,因此,互动过程所依赖的就是对符号意义的共享,而这种符号贯穿于医患互动的全过程。同时,这种观点可以解释文化传播是如何影响着医患之间的互动。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倾向对医患互动有着十分大的影响。转型期价值观的转变、道德的失范都影响着医患双方的互动。医生方面表现为,吃回扣、收红包等;而患方则表现为想方设法给医务人员好处。两者都是出于功利主义考虑,医生是为了得到财物上的实惠,患者则是希望在医疗活动中得到好的服务与治疗。这成了医患之间的潜规则。医生和患者都把其看成很正常的事情。 并在对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医院的实证调查研究,及在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得出结论:第一、医患关系是一种文化关系,不同时期和不同空间的社会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第二、医生和患者的心理、习惯和行为等都和社会文化有密切联系。第三、文化传播贯穿于医患互动的全过程。第四、加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最后,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四点建议。建议包括:净化社会风气,改善就医环境;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医患和谐,医生要有所作为;医患双方换位思考,加大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