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李善《文选注》佛教用语注释为中心,讨论中古中国教外士人的佛教知识世界。李善在注释《文选》时,为几篇选文中的佛教用语做了详细的引证释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注释了解李善的佛教知识水平,发现其佛教知识世界的特征,进而开启对中古时期教外士人的佛教知识世界这一宏观命题的研究。本文绪论在提出选题缘起,总结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对奎章阁本、明州本、尤袤本、胡刻本、建州本等不同版本《文选》的流变情况做了细致的梳理工作。为了尽可能接近《文选》李善注的原貌,本文所引与佛教相关李善注均以奎章阁本为底本,参校以明州本、尤袤本、胡刻本、建州本,做了细致的校对工作。第一章对《文选注》佛教用语注释的文本做了深入考察。在《文选》各版本互校的基础上,探明了各版本《文选》增删佛教用语注释的情况。随后又将《文选注》佛教用语注释中的所有引文与原典一一对比,指出现存李善注中存在的引文出处标目问题和字句错误问题,并在整理总结的基础上,列出了李善注引用佛典篇目数量表。第二章通过文本对比、语义还原、文献溯源等方法,从李善的佛教教理知识、佛教文献知识和佛教知识来源三方面考察了李善的佛教知识世界。根据引证释义的贴合程度,我们可以发现李善掌握了较高的佛教教理知识,但与一流的佛教知识专家相比,还有明显的不足。根据引文来源的准确程度,我们可以发现李善对佛教教史、目录类文献并不熟悉。最后,本文根据《文选注》现存佛教用语注释的得与失,推测了李善佛教知识的几种可能来源。第三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外士人的佛教知识世界做了尝试性的考察。本文将《文选》李善注与《文选》五臣注、《魏书·释老志》《隋书·经籍志》等文献中与佛教相关内容做比较,总结了教外士人佛教知识世界的两个普遍特征,并对其形成的原因做了分析。就此,本文从李善的佛教知识世界这个个案出发,对中古教外人士的佛教知识世界做了一个简单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