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近年来,在中国出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中国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也在不断转型优化;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升级进程的深入推进,中国的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然而,就产业升级对中国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影响来说,目前学界尚无定论。出口贸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局势下,研究产业升级对中国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影响,有助于从产业结构层面寻找促进出口贸易方式优化的对策,这对于促成中国由“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转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研究产业升级对中国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影响,本文选取中国2004-2015年28个省份(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升级整体上促进了中国一般贸易出口额的增长和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转型优化。然而深入区域层面的研究结果发现,中部地区产业升级虽然促进了其一般贸易出口额增长,却没有促进其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优化,而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结果与中国整体基本一致。造成中部结果异于东西部地区的原因可能是近年来中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虽然相对附加值较低,但作为一种低成本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出口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为中国广大民营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机遇。因此,应当正确引导加工贸易的发展,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只有将加工贸易摆在正确的位置,才能充分发挥产业升级对出口贸易方式结构转型优化的促进作用。其次,应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进一步深化中部地区产业升级进程以促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改善。同时,也应坚定不移地鼓励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设健全创新创业体制,加快发挥创新对产业升级的驱动作用,从根本上优化出口贸易方式结构,提高出口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