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简称AR)是鼻粘膜组织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中医称鼻鼽。中医药治疗是本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组胺作为变态反应的最主要的化学介质,很多药物是通过抗组胺而起到抗过敏作用的。本课题的目的就是利用变应原皮肤试验了解中药抗组胺原理,比较中西药抗组胺作用的异同。 方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门诊病人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变应性鼻炎患者40人,将40例合格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小青龙汤组(20例)和氯雷他定组(20例),各组在用药前和用药后一周分别进行组胺(浓度分别为20.1、7.3mmol/L)和螨(1:100)变应原皮肤试验,皮试后15min观察并记录变应原皮试所引起的风团和红晕面积的大小,绘制剂量—反应曲线(area under dose-response curve,AUDRC),并用梯形法计算AUDRC。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所测得的各组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同时观察其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自觉症状的改善程度,比较中西药抗组胺作用的异同,初步了解中药抗组胺原理。 结果:1.服药前后各组风团及红晕面积的自身比较 小青龙汤组服药后和服药前比较差别没显著性(P>0.05),氯雷他定组服药后和服药前差别有显著性(P<0.05)。 2.小青龙汤组和氯雷他定组服药前后风团及红晕面积的比较 服药前小青龙汤、氯雷他定组风团及红晕面积差别无显著性(P>0.05),服药后小青龙汤、氯雷他定组相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 3.AUDRC小青龙汤服药前后剂量-反应曲线无明显变化,服药前小青龙汤、氯雷他定组的AUDRC差别没显著性(P>0.05),服药后一周氯雷他定组与小青龙汤组相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 4.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和各自治疗前相比,P<0.05,两组之间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方面:小青龙汤组为58.82%,氯雷他定组为61.54%,经Ridit检验,t=4.52,P=0.06>0.05,说明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基本相当,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1.依据抗组胺药物对组胺皮肤试验的抑制作用可建立药效动力学模型,AUDRC可作为比较抗组胺药物药效动力学活性的一个指标。 2.服用小青龙汤前后风团和红晕反应面积没有显著性改变,推断小青龙汤可能不能直接抑制组胺,也不是像常用的抗组胺药一样与组胺争夺细胞膜上的组胺受体,间接抑制组胺,而可能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减少组胺的分泌。 3.通过本实验,推断中西药抗组胺作用的异同是:相同的是两者都不能直接抑制组胺,不同的是西药抗组胺药是与组胺争夺细胞膜上的组胺受体,间接抑制组胺,对内源性外源性组胺都能抑制。而中药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减少组胺的分泌,对外源性组胺不能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