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者”字结构用途丰富。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专门用作定语的“者”字结构,“者”是用作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性或限定性成分,它的位置可以放在中心语的前面,也可以位于其后。相比于先秦,汉代语言有了较大的变化,定语类“者”字结构的用法更加复杂,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这些新的形式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根据汉代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将用作定语的“者”字结构划分为“NP·(之)·VP/AP者”和“VP/AP者·NP”两大类。另外,从地域角度将汉代地域划分为政治经济中心的中东部,吴楚文化为代表的南部以及人口稀少战乱频繁的西北部三个部分,选取三地的代表性传世著作和出土文献。具体为,中东部选取《史记》、《汉书》和《盐铁论》;南部选取《论衡》、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张家山汉简;西北部选取敦煌汉简、居延汉简和额济南汉简。调查出该结构在三地域的出现频率及类型变化情况,再将三地域的使用特点进行比较归纳。最后,总结“者”字结构在汉代的时代特点。调查结果显示,西北部出现了“NP·VP者”和“VP者·NP”两种用法,结构类型较为简单且用例不多,敦煌汉简仅三句,居延十一句,额济纳两句。中东部的文献中,各类型均有出现,句式变换丰富,如《史记》出现了两百多符合要求的句子。南部除《论衡》中“者”字结构用例较多,约七十句外,其他两部文献中符合要求的结构很少。总体可以看出,“者”字结构在汉代使用中东部出现最多,南部次之,西北部最少。结合各界学者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与汉代三地域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文体的选择也会影响调查的结果,如传世类著作由于篇幅较长,“者”字使用的频率自然会高一些,而出土文献由于内容、篇幅和记载者个人语言水平的限制,“者”字结构的类型变化情况自然是有限的。针对汉代出现的中心语位于定语之后的新用法,有的学者认为这和量词的语序变化有关,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受到了“大名冠小名”组合方式变化的影响,但无论是哪种原因,我们都认为是汉代新兴词序组合方式的变化对句法结构的使用产生了影响,即词语使用顺序的变换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者”字结构用法的变化。随着时代的演变,这种新兴的句法结构也与近现代汉语中心语和定语搭配的用法渐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