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江西省于都县盘古山钨矿重金属的迁移,以其主要重金属污染源——废弃尾砂和采选废水流入的溪河为研究对象,对其尾矿堆和矿区溪河底泥采样分析,系统研究了其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其迁移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盘古山钨矿尾砂理化性质与重金属总量相关性分析得出:尾砂含水量在新尾砂中最高,在人工植被修复30年尾砂中最低,尾砂含水量有利于重金属Cr进一步迁移,不利于重金属Pb和Cu的迁移,对其他重金属的影响很小。尾砂pH值越低越有利于重金属Cu、MnMo、Ni、Pb、W、Zn进一步迁移转化。尾砂中有机质对重金属Cr有很强的吸附能力。2.尾砂堆中重金属的垂直分布规律为:在上世纪50-60年代尾砂中,As、W、Mn在0-20cm表层尾砂中含量最大,Cu在60-80cm层有富集,Zn在80-100cm层有富集。在人工植被修复30年尾砂中,各重金属在0-100cm层含量明显减少,这与地表径流、雨水渗滤及植物的作用有关,重金属Zn在80-100cm层出现富集现象。在人工植被修复15年及5年尾砂中,各重金属的变化规律相差不大,Zn随着深度的增加先降后升,在20-40cm层出现最小值,其它几种重金属没有明显的变化。在新尾砂中,As、Mn、Mo和Zn在0-20cm表层中含量最大,W在20-40cm层出现富集现象。3.同一深度不同年代尾砂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为:在0-20cm层,Mo在新尾砂中含量最高,Mn在植被修复5年尾砂中含量最大。20-40cm与0-20cm表层各重金属变化趋势相差不大,但含量有所下降。在40-60cm层,W、As、Cu、Pb等重金属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升高后降低,Mo随着年代渐远含量逐渐降低。在60-80cm层,Zn、W、Mn、As、Cu等重金属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增加后降低,Mo在新尾砂中含量最高。在80-100cm层,重金属Zn、 W、As、Pb、Cu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升高后降低,Mo逐渐降低。4.重金属对环境的毒害作用与其赋存形态有重要关系:在尾砂表层中,重金属As、 Cr、Ni、W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u、Mn、Pb、Zn主要以Fe-Mn氧化物结合态形式存在,Mo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对同一年代0-20cm层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分析得出:在上世纪50-60年代尾砂中,重金属Mo活性最高;人工植被修复30年尾砂中,重金属As活性最低;在人工植被修复30年、15年、5年及新尾砂中,重金属Cu活性最高;50-60年代尾砂、人工植被修复15年、5年及新尾砂中,重金属W活性最小。5.通过对矿区溪河底泥研究发现:底泥有机质含量沿河水流向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含量达24.31g·kg-1。底泥重金属Zn、Ni、Mn、Cr、W、Mo、Cu、Pb变化趋势与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As含量沿河水流向逐渐降低,这与河水pH值变化趋势相反。通过底泥有机质、河水pH与各重金属相关性分析得出:底泥有机质是影响Zn、Ni、Mn、Cr、W、 Mo、Cu、Pb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pH值是影响重金属As含量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