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枢纽网络型航空公司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航运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航空公司运行模式,其核心是航空公司根据客流量分布设置相应的中转中心,即枢纽机场,旅客从各地通过支线飞机运载到枢纽机场进行中转和集散,从而提升枢纽机场至枢纽机场或干线机场之间航班的客座率,实现更加高效的运载。对比点对点的运行模式,这种枢纽网络化的运行模式将极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航班运行调度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对于枢纽网络型航空公司而言,实现枢纽网络化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于,如何提高主要枢纽机场的地面保障运行品质和运行效率,包括提升旅客、行李中转成功率,降低最低中转衔接时间MCT和飞机短停时间标准,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内容所在。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在其上海虹桥、浦东机场两大主基地构建枢纽地面保障体系的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国外先进航空公司枢纽机场的内外运行环境的标杆比较分析,阐述了东航建设枢纽网络化地面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确立了建设的总体原则;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证了东航网络型枢纽地面保障体系的具体建设方案,包括其生产功能、职能功能、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的界定,以及这一复杂系统如何综合运用职能型、事业部型和矩阵结构进行组织设计;接下来对枢纽地面保障体系的两大重要结构要素,即作为大脑核心的枢纽控制中心,以及体现网络化集成的大规模地面服务保障网进行了具体阐述,包括枢纽控制中心的席位设置、功能、内外部关系和主要流程,对应IT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组织结构的信息分享理论运用;运用多重矩阵制结构设计原理构建的地面保障网建设方案。最后,对东航及东航上海保障部实施这一网络化枢纽运行方案的初步效果进行了评估数据显示这种新型的网络化枢纽地面保障体系在初步的运行实践中已发挥了作用,提升了东航枢纽的运行品质和效率。论文运用现代组织结构设计的思路,明确提出:未来东航地面保障服务体系组织结构,应采用以网络型结构设计为主干,结合中央枢纽和各地面保障点间的矩阵制设计,以及各地面保障点内部以顾客体验为导向的职能制、事业部制设计,多层次多点有机结合的混合型组织结构,这一组织结构具有柔性特征。这一研究结论丰富了大型企业集团综合运用现代组织结构和传统组织结构相结合进行有效设计的理论,对现在组织结构设计模式如何适应航空业这样的网络化环境需求和庞大组织规模和复杂功能,进行多模式的组织结构选择,是一个贡献。在实践上,对我国航空公司适应国际航空业竞争要求,创新运营模式设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航空公司地面保障体系运行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