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首次引入股权激励机制。2005年12月,我国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股权激励机制的正式建立。虽然自2006年开始,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面的实践日益增加,但是,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越来越多的同时,中止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也不在少数。在我国股权激励的实践中,实施股权激励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常见的是,很多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就被撤销,还没有真正产生股权激励的效应。九阳股份在2011年提出了第一次股权激励方案,但同年就被迫撤销,时隔三年,九阳股份在2014年宣布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并顺利实施。这样反复的过程,为我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和推行激励计划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本文首先阐述了股权激励相关的理论基础,并且对股权激励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都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九阳股份作为案例公司,首先,对九阳股份两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背景和实施动因进行分析;其次,具体分析九阳股份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过程,主要阐述九阳股份两次不同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对第一次股权激励方案撤销的原因和第二次股权激励方案顺利实施的原因进行分析;重要的是,对九阳股份第二次顺利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效果分析,主要对市场绩效、经营绩效和财务绩效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案例的结论并从股权激励动机、推行时机选择、方案要素设计三个角度给出建议。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公司在制定股权激励计划时为了能够使得股权激励发挥其激励性作用,需要合理设计激励方案的各项契约要素,因为这些要素都将决影响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在本案例中,尤其是要注重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的设定。二是,影响股权激励实施的因素中,推行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结合公司宣布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的实施背景,公司的股价需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才能够有利于股权激励计划的推行;另一方面,股权激励计划的顺利推行也得益于公司充分的信息披露,公司将股权激励信息充分传递给市场后,只有市场反应是正向的,才能够获得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公司才能够有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否则,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与负面的市场反应,必然会像九阳股份的第一次股权激励计划一样被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