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泊作为多种自然资源来源和人类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区,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湖泊难度较大。作为山东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调蓄枢纽之一,南四湖在维护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南四湖频频干涸、水质污染严重,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系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4E01)“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及水资源安全研究”资助下完成的部分成果,是首次对南四湖进行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在南四湖水文特征过程和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南四湖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注重了南四湖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状况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全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以水为关键因子,分析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和状态以及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系统与水资源系统的关系,进而分析这些因素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以确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要素指标;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计算出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度为0.536,处于亚健康状态,其隶属度为0.475,着重分析了南四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制约。(2)计算出2004、2010、2020、2030年的南四湖生态环境需水量、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可利用量、区域可供水量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的需水量等反映区域水资源赋存条件和供需平衡状况的指标,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分析区域水资源的基本特征为:2004年南四湖水资源总量268860×104m3,水资源可利用量为74998×104m3;可供水总量为30998.0×104m3,能够满足社会经济需水,2010、2020、2030年基本保持这种趋势。南四湖出现的各种生态和环境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南四湖调蓄能力低,供蓄水工程建设不足,丰水季节湖水下泄量大,水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导致旱季严重缺水;二是南四湖水和河流水污染严重,多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3)在区域水循环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将人工生态和天然生态纳入承载对象,将生态环境需水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区域广义的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系统。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状态、压力和响应角度出发,全面反映南四湖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这一指标体系不仅反映了系统的供需平衡状况,而且回答了水资源系统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大小;既反映了水资源系统的动态变化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水资源系统的动态变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也反映出社会、经济系统发展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4)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计算由宏观指标计算、单项指标计算、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计算组成。宏观指标计算出在水资源可利用量约束下2004、2010、2020、2030年水资源承载的最大经济规模分别为244.30亿元、247.10亿元、458.09亿元、806.06亿元,最大人口规模分别为387.78万人、392.22万人、352.38万人、335.86万人;可供水量约束下2004、2010、2020、2030年承载的最大经济规模分别为100.98亿元、126.85亿元、237.93亿元、473.60亿元,最大人口规模为160.29万人、201.35万人、183.02万人、197.33万人。综合指标计算由承载力指数和协调指数表示,承载力指数反映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压力和本身支持力的相对关系;协调性指数是综合反映水资源社会经济协调状况的指标。经过计算南四湖水资源承载力的承载力指数在2004、2010、2020、2030年分别为1.0704、1.0067、1.0411、1.0395,协调指数分别为0.7463、0.8022、0.9227、0.9212。对南四湖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丰富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内容,以区域水循环过程为基础,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和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程度,为南四湖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