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山地中小城镇生态修复研究——以汉源县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123456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地中小城镇因地质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其建设相对平原地区更为复杂和特殊,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处于欠发达阶段。长期以来山地城镇在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干扰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普遍、景观格局破碎等生态问题对山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生态脆弱、人地关系紧张的山地中小城镇展开整体性、系统性的生态修复理论框架研究和实践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以生态安全格局和山地中小城镇的生态修复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导致山地中小城镇生态问题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诱因,进而指出了山地城镇典型的表征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显现普遍、矿山地质灾害加剧以及水体环境污染;从格局-过程-生态服务耦合的视角分析了山地中小城镇生态退化的实质机制,认为山地中小城镇在复杂驱动因子下景观格局破碎化严重,并且呈现山地-坝地的地形梯度效应;山地生态系统中物能循环与流动在某个环节出现异常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损失和破坏。总结出山地城镇生态退化的实质机制是景观过度破碎化导致生态过程不良循环,进一步的促使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因此,生态安全格局方法可以针对性解决山地城镇实质生态退化问题,并且契合国土空间整体性生态修复的新需求。山地中小城镇的生态修复需要通过格局重建以促进生态过程的正向进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出了诊断关键生态问题-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生态修复规划和策略实施的基本修复框架,并应用MSPA方法、MCR模型、电路理论模型、Arc Gis等技术手段方法进行汉源县生态修复实践。其次,根据生态安全格局的山地中小城镇生态修复的理论框架,以汉源县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修复实践。通过诱因定性分析汉源县不同地区的表征生态问题,凭借土地利用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汉源县实质退化机制。基于技术路径构建汉源县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汉源县在耕地和建设用地广泛分布的河谷平坝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并且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形成恶性循环。在东南部高山地区,由于喀斯特地形以及过度畜牧导致石漠化严重,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频发;实质退化机制方面,汉源县2012年-2019年的建设用地、园地明显扩张,转化自耕地和林地。整体景观层面破碎化加剧、景观连通性较差、斑块分散。识别出生态源地共有15块,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高山地区以及河谷两岸的中山地区,东南部中高山地区尚无生态源地分布;生态廊道共计30条,总长度148km,呈现北密南疏格局。其中连接重要源地以及长度较长的有6条,共计69km,;生态夹点共计11个,主要以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面积较大的夹点多位于北部和西北部,如宜东镇、富庄镇;生态障碍点共计19个,多位于西北高山地区以及河谷平坝地区,地类多为果园、建设用地,需要对其进行优先和针对性修复。最后构建了“一核一屏两轴、三廊四区”的生态空间修复总体格局,明确了修复的重点方向,同时细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五大分类和十大小类。宏观方面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提升全域景观连接度,对汉源县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质量提升和修复;微观方面针对严重的表征生态问题进行修复以减少生态脆弱面积,从而实现了宏观规划指引和微观修复策略的结合。并且从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和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生态修复的政绩考核指标、加快对自然资源的确权登记等方面进行修复制度和政策的支撑。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在“现代性”的扰动冲击下显示出了巨大的脆弱性,乡村社区系统物质空间形式破败、社会结构老化等问题都导致中国乡村社区空间与结构存在着被破坏的风险。乡村社区身为乡土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物质载体,在以“天人合一”的选择和布局模型、“血缘”与“地缘”为基础的社区网络关系中,本应显示出和睦共存、稳定平衡的可持续人居环境和结构,而外部的干扰影响却正逐渐地在打破这种和谐与稳
学位
在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明确县域村镇的发展潜力有利于把握村镇的优势资源以及预判未来的发展方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大量生产要素如资金、人才、商品等向村镇不断流动。村镇的发展逻辑随之发生转变,表现在村镇的发展潜力来源于两个方向:一是由区位、规模、资源等所构成的本底条件,二是由资金、人才、商品等不同要素在空间中流动所形成的关联性。因此本文基于关联性的视角,凝练科学问题“关联性对西南县
学位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氮素是受纳水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尾水深度脱氮对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可在污水处理同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兼具生态处理与能源回收特性,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耦合技术。然而,碳源不足极大限制了CW-MFC深度脱氮与产电的能力。为了改善CW-MFC在尾水环境中效能低下问题,本研究基于“湿地碳源内循环”思维,以湿地植物凋落物制备的发酵液作为外
学位
三峡工程在2009年就进入后期建设时期,库区城市的迁建移民也已进入解决后续生态安全问题,优化居住环境质量、加快经济社会转型以及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点工作方面。城市的生活品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丰富舒适的城市生活及其背后所蕴含的高活力来展现的,居住空间活力更是城市日常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更新工作进程并不理想,受重视程度不足,复杂的物质空间问题往往集聚体现为社会性发展困境,面临着
学位
高校校园遗产是学校在长期高等教育活动下形成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其包括校园整体历史风貌环境、场所、建筑等物质性遗产以及校风校训、相关重大事件与人物等非物质遗产。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5所高校校园遗产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有32处现以高等教育功能使用的校园建筑(群)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所高校校区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或市级历史风貌区。就国内外校园遗产的保护现状而言,多倾向于保护历史建筑
学位
基于新时代文化的精神堡垒、经济协同、城镇内生动力的重要作用,立足文化自信旗帜高举、历史文化保护日益重要的时代背景,针对历史城镇复兴背后的文化基因稀释现状,结合文化深耕不足的现实困境,本文选取文化基因视角对历史城镇的文化基因体系构建与保护应用展开研究,以应对文化基因体系庞杂、研究理念未更新、组构层积不明、实践与理论研究对应性尚有欠缺的等研究现状,优化文化基因研究方法,完善主体文化基因构成体系,指出文
学位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通过视觉传递到人脑,使人获得景观体验,即景观感知。景观感知虽主要受视觉感知的影响,但热感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景观感知,宜人的热环境会激发游客的游兴,而不舒适的热环境则会使得游客的体验变差。此外,景观感知主体(人群)对于物质环境中景与热的感知程度也会因其鉴赏能力、思维水平及身体状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本文结合景观感知主体(人群)的多样性和时间动态性
学位
重庆市山地古镇聚落因为所处地区本身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在选址和营建上非常讲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充满了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保护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充分体现了古代社会早期朴素的自然观念。在中国和重庆地区自身长久深远的古镇聚落建设历史之中,在处理古镇聚落营建与自然关系之间极为丰富而的智慧经验,由起初被动地适应的阶段逐步演化发展到更为巧妙地利用自然的阶段,古镇聚落与自然之间在不断地互动之中相辅相成共同发
学位
近年来,蓝藻水华的暴发不仅严重破坏了水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蓝藻水华中具有毒性基因的藻类释放的藻毒素,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和传递,也给水生生物及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中,水华优势种微囊藻(Microcystis)产生的具有生理毒性的微囊藻毒素(MCs,Microcystins)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微囊藻毒素-LR(MC-LR)作为MCs中存在最为广泛、丰度最高、毒性最强的一种异构体,
学位
古城作为时间维度上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体现地,也是空间维度上城市遗产的集中地。当前古城未协调好活化与保护的矛盾,活力提升与古城发展未实现良性融合,古城面临着活力消解、品质下降的现实困境。古城活力与古城的保护、更新、发展始终呈现紧密联系的状态,因此古城的保护、更新和发展的核心诉求是延续并提升古城活力。重塑与激活古城空间活力成为引领古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议题。新数据环境的到来正为运用多源数据揭示、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