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家庭伦理思想探析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eidafeife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对中国家庭伦理道德的系统梳理,从动态的视角阐述了传统家庭伦理变迁的过程及内容,旨在从中汲取精华,并结合现时代的要求,从而建构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家庭伦理。 “家庭伦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家庭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由于中国传统家庭根植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存土壤之中,孕育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因而家庭伦理有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家庭本位、等级差序的人伦格局及家国一体三个方面。 然而,自鸦片战争之后,直至19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传统家庭伦理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由此开始了其变迁的历程。进步思想家们不仅对封建的男尊女卑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从而提高了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同时,也对封建孝道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揭露了其封建实质。但是,作为“孝”的最初含义——尊老爱老,我们却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它,而这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是值得发扬光大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变革时期。由此,使得家庭伦理也处于打破原有秩序、建立新秩序的历史转型期,具有了过渡型的特征。与传统社会相比,这一时期的家庭伦理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与此同时,各种家庭问题、矛盾和冲突也随之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构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家庭伦理。因此,我们必须对此进行理性的思考,确立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以有效地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缓和家庭矛盾、解决家庭问题。
其他文献
<正>2月10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务虚会,传达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广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确保"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自治区
海德格尔是现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海德格尔的丈本出发,以他思想的整体性为前提,探讨哲学中的重要问题——时间性和历史性。本文的目的在
经济与伦理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对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意义重大。然而,社会经济实践中出现的道德困境却一直困扰着人们。如何推进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呢?在诸多经
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此在”、“生存”、“真理”等等问题都被众多研究者拿来讨论。“伦理”问题却不是讨论的核心,本文意图通过海德格尔自身对“伦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趋发展,我国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将对企业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企业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就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