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椎旋转手法是治疗颈部疾患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机理目前尚不明确,而且国内在此方面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手法的基础研究,通过实现颈椎的可视化来探求颈椎旋转手法的作用机理,提高手法治疗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立颈椎可视化研究系统及颈椎力学的有限元分析,以期并通过对枢椎齿突应力的有限元分析,开展颈椎应力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本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计算机辅助的三维重建实现颈椎的可视化,利用体显示法实现颈椎的三维显示并可以精确测量重建的图像。将标本以2mm层距进行连续的CT扫描,CT图像数据传输至微机,经图像提取等处理后,重建出三维的颈椎图像并测量其椎管横径。通过与标本相同平面椎管横径实测的大小做比较,结果表明重建的颈椎三维图像与实际标本一致。该系统为旋转手法指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可以让那些盲目、主观的手法通过计算机模拟而再现出来,经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有可能阐明旋转手法的作用机制。第二部分,针对目前临床颈部推拿失误较多,生物力学基础研究薄弱的状况,对颈椎枢椎齿突受力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以此探讨新的颈椎推拿安全分析的方法。通过螺旋CT沿横断面1mm层厚扫描,获得其断面ipg图像并转入微机保存利用自编的“二维图像几何描点记录”程序采集其空间位置信息,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建立其几何模型。确定其材料性质、单元类型并控制好网格划分精度后,通过力的加载与分析,找出枢椎的结构应力区,根据结构的应力集中区与其断裂时断裂面走向的密切关系,从而判断出当外部载荷沿齿突中性矢状面不同角度作用,即齿突受到来自其矢状面的外部冲击时,容易在齿突腰部发生断裂,形成枢椎齿突Ⅱ型骨折,也可能在基底部发生断裂,形成枢椎齿突Ⅲ型骨折。这种安全性的研究将有利于避免临床推拿手法失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