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隶属于核心十字花目GRFT分支,在传统分类中一直位于山柑科,分子系统学研究将其从传统的山柑科排除,花粉形态、叶表皮微形态及胚胎学等证据也支持其新的系统学位置;但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的分类地位仍存争议,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和半薄切片技术、组织离析法以及扫描电镜4种方法对节蒴木和斑果藤属3种植物(斑果藤、锥序斑果藤和闭脉斑果藤)的茎叶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茎叶解剖结构在确定两个类群分类地位中的价值,分析了斑果藤属植物茎异常生长的生态学意义,并讨论了叶片适应干旱生境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支持节蒴木属和斑果藤属从山柑科分离通过对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茎解剖结构的观察研究,发现两者有许多不同于山柑科的茎解剖结构特征,如髓射线均为多列、未见单列,导管壁上纹孔具附物,斑果藤属具续发形成层的异常结构等均与山柑科不同。上述区别为节蒴木属和斑果藤属这两个类群从传统山柑科排除提供了更多的解剖学证据,支持二者从中分离。(2)恢复被子植物新科—节蒴木科节蒴木的茎解剖结构明显不同于木犀草科,如节蒴木为散孔材,导管壁上纹孔具附物,轴向薄壁组织多为环管束状,射线仅见多列等;而木犀草科为环孔材,导管壁上纹孔不具附物,轴向薄壁组织多为环管状,射线单列至多列。鉴于此,我们认为APG IV将节蒴木属并入木犀草科是不合适的,应该恢复节蒴木属科的分类等级—节蒴木科。(3)支持斑果藤族独立成科斑果藤属与同族的Forchhammeria具有许多不同于木犀草科的茎叶解剖结构特征,如续发形成层和多环异常维管束,散孔材,导管壁上有附物纹孔,环管状和星散状轴向薄壁,仅具多列射线等;而木犀草科无续发形成层和多环异常维管束,环孔材,导管壁上无附物纹孔,未发现星散轴向薄壁组织,具单列、双列和多列射线。叶主脉维管束排成一轮并向内凹陷,维管组织呈弓形、中央具髓,叶肉组织中有成片石细胞。从而我们认为将斑果藤族并入木犀草科是不合理的,应独立成科—斑果藤科。(4)斑果藤属具有许多与缠绕和攀援习性相适应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斑果藤属茎解剖结构的观察研究,我们发现斑果藤在适应藤本植物缠绕攀援习性方面做出了许多结构的改变,如形成多环异常维管束以增加茎的柔韧性;加大导管直径、形成单穿孔板以提高水分输导效率;多列髓射线和环管状轴向薄壁组织用来保护输导组织和修复损伤;环管管胞、导管的附物纹孔和髓射线内丰富的淀粉粒等结构来应对导管栓塞。这些结构均可以在减少支持的同时而不降低其输导能力,以适应其攀援缠绕的生活习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5)斑果藤属具有一些旱生结构特征通过对斑果藤属植物叶解剖结构的观察研究,发现它们具有一些旱生结构的特征,如发达的厚角组织、髓、复表皮和丰富的表皮毛等,而这些特征均与斑果藤属的疏林生境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