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用微生态制剂菌株的筛选与应用效果的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at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健康的对虾体内以及养殖水体中分离得到219株海洋细菌,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沙蚕弧菌(Vibrio neresis)、飘浮弧菌(Vibrio natriegen)等病原性弧菌为指示菌,在2216E平板上采用十字交叉划线法、点种法和平板扩散法进行体外拮抗试验,从中筛选到6株有拮抗作用的海洋细菌。用平板活菌计数法研究细菌J-10及其胞外产物对鳗弧菌的抑菌作用;采用平板扩散法研究细菌J-10胞外产物抑菌效果的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细菌J-10在混合体系中,24 h之后表现出拮抗作用,在第3 d使鳗弧菌的数量降为最低,比第1 d的鳗弧菌数量下降了2个Log10数量级,之后鳗弧菌的数量开始上升,而对照组鳗弧菌的数量在第2~5 d基本维持第1 d的水平,表明细菌J-10在混合体系中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细菌J-10的胞外产物能较好地抑制鳗弧菌的生长,使试验组的弧菌数量在3 h降为最低,之后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而对照组则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细菌J-10的胞外产物对热敏感,对pH的变化不敏感,对蛋白酶K不敏感,Fe3+的添加会减弱其抑菌活性。根据形态特征和常规生理生化反应进行鉴定,J-10为微球菌(Micrococcus) 为了在规模化生产中提高微生态制剂的培养效率,进行了细菌J-10优化培养条件及生长动态的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盐度、培养基初始pH、金属离子及装液量对细菌J-10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培养温度在24℃~28℃;盐度低于30生长较好;在初始pH从5.0~9.5的培养基中都可生长,但pH低于5.0时不能生长,生长的最适pH范围在7.5~9.0;KCl、CaCl2、NaCl、MgCl2及FeCl3的添加,对该菌株的生长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在通氧量充足的情况下生长较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严格,容易培养,在菌苗的大规模生产中,培养时间以24h~28h为宜。这些生长参数的确定可为菌苗的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为评价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效果,从而为微生态制剂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根据,研究了细菌J-10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对虾养殖用微生态制剂菌株的筛选与应用效果的研究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000e)为试验材料,将细菌J一10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对虾,测定其对凡纳滨对虾血清酚氧化酶(PO)、抗菌活力(Ua)和溶菌活力(Ul)、溶血素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血清中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用副溶血弧菌进行人工攻毒,免疫保护率达到40%,结果表明细菌J一10可以增强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吉富品系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试验对象,评价饲料菜粕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体组成、肝脏组织结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研究不同菜粕水平添加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大量富含营养盐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淡水水体,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严重退化,随之而来的富营养化问题也成
黄鳝属硬骨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本文研究了饲料中低蛋白和低脂肪对黄鳝性逆转的影响,主要
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 ,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其基因组的特点是11条分段dsRNA的3′端不含poly(A)尾,且在5′和3′末端各含有特异的重复保
鲫(Carassius auratus)属于鲤形目,鲤科,鲤亚科,是我国重要的杂食性经济鱼类之一。因为其营养价值丰富,肉质鲜嫩,产肉率高,经济效益较好,在我国各地广泛养殖。由于鱼粉需求量
一个简单的手势感应界面将重新诠释手机对话。    今天,与手机交流的方法是在其键盘或屏幕上指点江山。而研究人员们正在开发更加自由无界的移动设备操作方式。  德国波茨坦哈索普列特纳学院的计算机科学教授帕特里克·伯蒂奇(Patrick Baudisch)和他的研究生肖恩·古斯塔夫森(Sean Gustafson)正在开发一个手机的原型界面,无需使用触摸屏、键盘或者其它任何物理输入设备。一枚小型摄像机和
期刊
罗非鱼属于温水鱼类,耐低温能力较差。近年来,由于极端寒潮的影响,我国罗非鱼主产区经常发生罗非鱼大面积冻死冻伤的情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提高罗非鱼耐低温能力已成
本文以皱纹盘鲍为试验动物,研究了皱纹盘鲍的健康种苗培育关键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亲鲍的选择、催产与孵化过程本试验以A组(7-8cm)、B组(8-9cm)、C组(9-10cm)三种规格的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