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的体操普修课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受先天、后天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个教学班内学生的各项素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操教学之后,部分学生的心态开始发生了变化,有的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性消失了,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体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传统体操教学中实行“一刀切”,即同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弊病是不容忽视的。实践证明,体育运动是人的一种独立行为活动,学生的个性和意识都产生于活动之中,都愿意在运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运动能力,以实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由于传统班级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再加之教材内容多,时间少,使得教师很难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这样就挫伤了学生原有的学习积极性而产生心理障碍,使教学中经常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和被动的学习局面。班级中身体素质强、运动能力高的学生感到教学目标低,无需努力就能完成学习任务,因而产生骄傲、松懈和不认真练习的情绪。而身体素质弱、运动能力差的学生,感到教学目标过高,从而产生自卑感,畏葸不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是我们今后体育教学实践中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在体操普修课中,对学生按综合素质进行归级处理,项目间实行交叉,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使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接近学生的实际水平,使新组成的学生群体具备大致相同的生理、心理特征,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要,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向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使教师的“教”适应了学生的“学”,促进了“教”与“学”的互应,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亦为营建良好的师生交往环境创造了条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中实施归级交叉分层次教学是可行的,对提高体操普修课教学整体水平具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