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品牌的视觉传播策略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趋于同质化,以文字符号为主导的媒介文化已经发生转变,逐渐形成一种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文化”全球景观。各种媒体的急速膨胀,使得受众面对着大量的理论、视觉设计和对视觉传播媒体控制的基础上多变的信息,变得无所适从。 本论文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了设计学的相关理论和案例,从品牌视觉传播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品牌视觉传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对品牌视觉传播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本文通过对品牌竞争大环境的分析,指出品牌间的竞争已经不在于产品本身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而在于品牌形象风格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表现形态则依赖于视觉设计。 其次,从CI的相关理论入手,介绍了品牌视觉传播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模式。 再次,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成功的品牌案例,进行了品牌视觉传播的方法和途径的探讨。在品牌视觉传播的设计策略上,品牌视觉的设计应该保持一定的风格和拓展空间;在品牌视觉传播的媒体策略上,要达成品牌传播的关键是根据不同传播的目的使用不同的媒体。 品牌的成功之路是艰巨而漫长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尖锐化促使名牌商标不断地革新与创造,以确保在商战中独树一帜的地位。本论文具体呈现了品牌的视觉传播策略,希望能为业界提供强化现有品牌、建立新品牌、品牌推广等方向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著名军事记者阎吾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建国后局部战争以及和平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等重大新闻报道,是我国新闻界公认的军事报道权威。在长达半个世纪的
期刊
  本文对网络舆论的调控进行研究。从问题出发,首先分析了网络舆论的消极意义和难控性。从理论上探讨网络舆论的可控性,对其消极难控的根源——网络的“去中心化”传播进行剖
20世纪后期的中国社会,经历着一个商品营销与符号相结合的消费时代,消费时代中的一个显著特质便是:广告成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审美文化,与传统文化形式相比,广告话语更能直观地反
2004年,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吉炳轩在中宣部新闻阅评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新闻阅评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一个贡献”,明确将新闻阅评归入新闻学的范畴,并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