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关系的日趋紧张,“自然”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崛起的生态批评理论,从生态角度审视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主题,阐释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积极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在这一理论和现实环境下,从生态批评角度对经典作家及作品的重新阐释显然具有重大意义。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初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因其独特而深远的内涵至今还散发着无穷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对其进行各种角度的解读。长久以来,人们关注到劳伦斯作品中的两性关系、阶级意识、宗教等话题,而对其中的自然描写关注较少。事实上,劳伦斯是一位极具生态意识的作家,早在他生活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他就已经看到了自然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恶果,并在多部经典作品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文旨在用环境伦理学理论对劳伦斯在经典作品《虹》中的自然观加以讨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与文明的关系方面,对劳伦斯的自然观加以论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劳伦斯不仅看到了自然的内在价值,还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自然的内在价值及生态整体观思想正是环境伦理学的核心。在自然与文明的关系方面,劳伦斯看到了人类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以及对人类自然本性的摧残。劳伦斯认为正是物欲横流的工业化社会导致了人性的异化,把充满活力的血肉之躯异化为缺乏思想,缺乏激情的行尸走肉。对此,劳伦斯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即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恢复人类的“血性意识”,以达到理想的“自我满足”状态。正如环境伦理学家呼吁用世界观的彻底改变来缓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样,劳伦斯也试图从精神角度出发解决大自然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