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集成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生态有效性评估和管理有效性评估研究现状,应用专家咨询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根据我国保护区的建设和野生植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由8个因素层30个指标以及附加项的8个指标共同组成,涵盖生态有效性评估、管理有效性评估、人为影响评估3个方面的我国野生植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调研和初步评估,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期探索一种适应于我国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的方法,为促进我国科学建设和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科学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提供依据。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野生植物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植物和重要经济植物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是以桫椤、小黄花茶等珍稀濒危植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北部赤水市赤水河畔,地处贵州高原大娄山脉北支西北坡,该地区是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度的斜坡地带,其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05°57′~106°07′,北纬28°20′~28°30′。本文对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建议。(1)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结果为:保护成效评估结果83.4分,评定等级为“良”,其中生态有效性80分评定等级为“良”、管理有效性81分评定等级为“良”、赋分区3分,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属于中上等水平。(2)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代表性和适宜性评估效果中等。主要保护对象桫椤的数量有所增加、分布范围有所扩展、种群结构呈增长型,但是仍存在桫椤被损坏且生境被破坏的现象。(3)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保护对象仍存在一定的威胁,主要包括砍伐楠竹、采薪柴、挖冬笋及旅游开发项目带来的破坏和影响。(4)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多样性和稀有性评估结果良好。植被、物种多样性丰富,特有种、稀有种较多。两次实地调查,共发现保护区新记录植物19种,其中贵州新记录植物8种。(5)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中,保护区范围界限权属清楚、功能区划分合理、管理工作制度完善、日常巡护和宣传等工作到位,这些指标评估为满分。主要的管理缺陷体现在人员编制少且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对保护对象数量和分布的监测不够科学也不连续、资源本底清查不定期也不够彻底、科研协作不多等方面。(6)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因素影响评估结果为加分项。虽然已建旅游开发项目和居民活动对保护区资源产生了影响,但是保护区在保护对象人工培育、社区居民政策帮扶、建立监控系统等项目,都促进了保护区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