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美国非裔女剧作家苏珊-洛莉·帕克斯戏剧作品的一大特点是以黑人角色的视角进行舞台呈现,叙述黑人群体在现实社会的境遇,并进而探寻黑白种族之间的新型政治关系。在其“林肯系列剧”的两部作品(《强者/弱者》和《美国戏剧》)中,帕克斯进行了一个较为新颖的尝试:剧中的黑人主人公扮演白人林肯总统,以此完成对黑白角色关系的解构和再创造。本研究聚焦帕克斯林肯系列剧中的黑白种族政治,试图挖掘帕克斯关于黑白界限的探讨以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非裔女剧作家苏珊-洛莉·帕克斯戏剧作品的一大特点是以黑人角色的视角进行舞台呈现,叙述黑人群体在现实社会的境遇,并进而探寻黑白种族之间的新型政治关系。在其“林肯系列剧”的两部作品(《强者/弱者》和《美国戏剧》)中,帕克斯进行了一个较为新颖的尝试:剧中的黑人主人公扮演白人林肯总统,以此完成对黑白角色关系的解构和再创造。本研究聚焦帕克斯林肯系列剧中的黑白种族政治,试图挖掘帕克斯关于黑白界限的探讨以及黑人在美国发展的新路径。帕克斯“黑人扮演白人”的情节设置不仅通过叙事者视角的切换完成对黑人历史的重新书写,更是致力于以黑白角色的分配、扮演及表现,藉此探讨黑人群体打破种族偏见、在戏剧作品及现实社会中实现与白人种族平衡关系的可能性。帕克斯在林肯系列剧中对黑白种族关系的探索主要是通过建构新型的种族政治体现的。首先,帕克斯对黑白种族新关系的探索以白人的“缺位”为主要表现形式。在林肯系列剧中,白人的缺位在角色层面体现为:以白人姓名命名黑人、由黑人扮演白人、将白人的出现刻意符号化等等。《强者/弱者》和《美国戏剧》中都没有白人角色,甚至没有涉及对白人生活的描写,但白人形象却一直隐形存在,并持续对黑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份认知产生影响。帕克斯一改往常黑人戏剧中黑人角色在白人主导的社会里“受压迫”的形象,通过黑人角色对白人历史伟人的扮演,呈现了黑人个体在白人主流社会艰难生存的困境,并以独特的方式完成了黑人对白人历史形象的颠覆和重塑。其次,帕克斯在剧中从个人和群体两个方面对黑白种族关系进行了重新建构,希望以全方位的视角展现黑人的生活。在林肯系列剧中,黑人个体遭遇生存困境,同时受到白人主流社会的压迫和黑人群体自身缺陷的双重影响。一方面,黑人原生家庭的缺陷难以令黑人个体产生种族归属感并获得黑人社区的精神支持;另一方面,抛弃黑人历史传统并一味融入白人社会的做法也并不可行。因此,帕克斯在林肯系列剧中试图为黑白平衡的探索提供一种新思路:通过使用“重复与修改”的语言策略、打破白人对黑人固有的种族偏见、转换美国“大熔炉”的既定形象等方法重新界定黑白种族的界限。本文通过研究帕克斯林肯系列剧中黑白种族的登场与缺位,分析剧中黑人角色扮演白人、以“他者”身份对抗白人主流社会并重塑白人角色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探寻黑白种族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文章试图分析剧中黑人角色在脱离受压迫的刻板形象后做出的适应白人社会、回归黑人传统等多种尝试;通过研究帕克斯林肯系列剧中黑白角色的展现、黑白角色之间的共生关系,文章尝试探寻帕克斯提出的黑人自由新路径。这种平衡的新路径是在家庭和社会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由黑人个体强化种族传承、回归种族传统实现的。
其他文献
衔接手段在语篇的建构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术语篇更不例外。本文借助于Coh-Metrix 3.0这一计算机文本分析工具,来对比中美语言学博士论文英文摘要部分的语篇衔接手段差异。本文的理论框架是基于Halliday&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1976&1985),以及借鉴了张德禄和刘汝山(2003/2018)对衔接手段的分类,并根据最终Coh-Metrix 3.0中可测量的指标,将衔接手段分为显性
布迪厄是当代法国最具国际性影响力的思想大师之一,他尝试系统化地探索社会生活,从而形成了一套影响远大的社会学理论。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二元对立,其理论同时考量了社会的客观结构和个人行为。而其中他所提出的场域这个概念是为关系分析提供了一个框架。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外交话语中,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讲话者会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模糊语作为一种策略。中国外交部召开
网络购物在线评论信息包含了大量看似无用的评论,该类评论对消费者产品购买态度是否会产生影响尚缺少相关研究。明晰负面无用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对平台及企业有效管理用户在线评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无用评论信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设置“负面无用评论”“负面有用评论”实验组以及“正面有用评论”对照组,解析负面无用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得到结论如下:在正面有用评论集中加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大量社区现场口译不得不转为远程口译,往日被视为小众服务的社区电话口译走入寻常人家。在美国,全球最大的口译公司之一语言服务热线(Language Line Solutions)推出“新冠疫情服务”(“Covid-19 Support”),协助全社会攻克疫情难关。在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上海外国语大学组建了市外办在线涉外口译项目组,为上海各区工作人员提供2
在政治新闻语篇中,为了揭示隐含意义和隐藏的意识形态,报道者倾向于使用不同的语言机制,语用预设便是其中之一。具体而言,语用预设是用来传递态度、情感和目的的常见手段之一。在分析新闻语篇的过程中,研究者们过去较多采用批评话语分析作为分析框架,如Fairclough的三维度模型,van Dijk的社会认知方法和Leeuwen的社会行动理论。近期的研究重点聚焦批评话语分析视野下新闻标题中的语用预设功能的探究
本文从学校生活中师生围绕校园价值观和规则的话语实践出发,采用民族志和批判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规则和价值观的视觉传达和话语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校园规则与价值观话语是如何被学生解读、内化和协商的。学生在活动中将规则与价值观本土化和再情景化,证明话语内化、解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规训和自我规训的过程,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选择将向社会认可的方向发展。规训过程是话语的建设性功能包括文本功能、身份功能和关
在众多文学作品、新媒体内容中,人们引用清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怎一个愁字了得!”并加以改造,形成了一系列“怎一个X了得”结构的语料,该构式的特点以及其中演变的机制与原因,都有待进一步考察。本文首先分析了构式部件的用法,其中,“怎”表否定,强化语气;“一个”在演变过程中逐渐虚化,“了得”可以从古代汉语的意义推出其“不能够结束”的含义。“X”多为双音节且倾向于选用性质形容词或心理动词,该构式在句中可充当句
藏族作家阿来的代表作《尘埃落定》自1998年出版以来,斩获了包括茅盾文学奖在内的诸多文学奖项,2002年经著名翻译家葛浩文和林丽君合作翻译,由美国主流商业出版社Houghton Mifflin Company出版,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小说讲述了藏族土司制度消亡的历史,其中包含浓厚的异质文化因素,既彰显着原作艺术价值和独特之处,也是翻译的重难点。要从整体上对《尘埃落定》中异质文化的英译进行考察,借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拒绝是最容易引起交际失败的言语行为之一。因此在本文结合了在中国留学的经历,对日本留学生使用汉语中,以“请求”场面为中心的拒绝表达,展开了研究。本文首先以英国学者Brown and Levinson(1987)的礼貌原则理论为基础分别对汉语、日语、汉日拒绝表达的句式、拒绝策略及语用的对比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以亲疏,上下关系来分析不同场合时采用的拒绝方式。在进行拒绝表达的研究对比后,
自十四世纪以来,各路诗人、学者对乔叟的《特罗勒斯与克丽西德》评价褒贬不一,而十九世纪又频现该诗太过平淡的评语。自十九世纪末,又有不少学者指出本诗具有戏剧性的特征,他们关注的焦点是本诗文本结构与戏剧形式的相似性以及作为主要人物之一的潘达罗斯在制造戏剧性事件中所起的作用。而本文将焦点转向男女主人公及次要人物卡桑德拉,结合近代以来学者对该诗的评论,辅之以文本分析,试图证明这首诗作虽表面读来波澜不惊,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