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人类诞生,孤独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甚至被人们转移于物质世界。作为人们常有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孤独经常被作家表现于文学作品中,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或对社会等多种因素的深思。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逐渐得以满足,继而转向对精神的格外关注,而当这种精神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势必会产生诸多不良的心理体验,其中以孤独感较为突出。孤独不是凭空而造的,它的产生与人、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意识,势必要挖掘孤独后的深层次原因,探讨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真实困境,正因如此,对文学中孤独的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以沈从文和川端康成为例,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立足文本,对两位作家作品中的孤独意识进行比较,进而探讨其作品中孤独意识的异同及形成的根由。这种比较不仅仅是对文本的把握,更是从作家个人经历出发,进而探究其深层次心理内涵,力求廓清两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共同关怀和中日两国的各自文化特质。以往人们对沈从文和川端康成的比较研究,大多侧重于艺术形式方面,在本文的绪论里,笔者已将目前对这两位作家的研究现状做了简扼归纳。本文的第一章对孤独意识进行了一定的界定,并分别对沈从文和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孤独意识进行了概述,从而为进一步地比较研究这两位作家作品中的孤独意识打下了基础。第二章,从孤独意识中的社会批判倾向、孤独心灵的诗意折射、孤独与其它生命状态的关系、超越孤独的努力过程这四方面来展开比较,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将两位作家作品中的孤独意识具体化,进而探究其异同。第三章,对沈从文和川端康成作品中孤独意识异同原因进行研究,主要从作家个人经历、作家价值观、文化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度探究考虑。对异同原因的分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作品回归生活、回归社会的过程,生活的复杂性和文化的丰富性,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文本呈现的孤独意识异同原因的分析,是一条艰辛的道路。生活之路无止境,所以,文学之路无止境,研究之路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