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模型,探讨去铁胺对SAH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6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四组:假手术组、SAH组、安慰剂组及去铁胺治疗组。经大鼠股动脉抽取新鲜自体动脉血300μl,注入视交叉前池,建立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假手术组给予相同手术操作但不注血。去铁胺治疗组于SAH模型建立后15分钟开始腹腔注射去铁胺溶液(30mg/kg),每12小时注射1次,连续注射5天。安慰剂组则于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所有大鼠每日体重变化。取每组一半数量大鼠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其认知功能。另取每组剩余半数大鼠于造模后第5天处死,灌注取脑留取标本,脑组织切片作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并取海马组织作生化检测: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组织铁含量、化学荧光法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硫酸代巴比妥酸法测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全部存活,SAH建模大鼠总体死亡率为25.6%,去铁胺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死亡率无差异(P>0.05)。SAH大鼠造模后第1~2天体重下降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SAH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去铁胺治疗组相对于安慰剂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大鼠脑组织尼氏染色可观察到SAH大鼠大量海马神经元丢失,经去铁胺治疗后神经元丢失数目相对减少。海马组织生化检测结果显示:SAH后大鼠海马组织的铁含量、ROS及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铁胺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铁离子含量明显降低(P<0.05),ROS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而MD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SAH大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的铁超载加重了脑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导致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3、去铁胺可能通过清除超负荷铁离子,缓解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改善SAH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