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腔”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与目的语表达习惯相比不通顺、不地道的翻译文体,长久以来带有贬义。近年来随着描写翻译学理论的兴起,研究者开始对这一现象表现出一种越来越宽容的态度,并多采“翻译体”、“翻译语言”或“译者语言”等较中性的术语。本文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框架,对《简·爱》两个译本中的“翻译腔”语言进行分析,试图描述出“翻译腔”语言在词、句等层次的语言特征,并从规范理论角度对“翻译腔”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地位进行分析。 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以李霁野、祝庆英两位译者的《简·爱》中译本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各译本的第一、第二、第十一章为语料来源,首先让5名中学语文教师对其中认为不自然的词句进行标记,有超过3名实验者标记为“不自然”的则被认为是“翻译腔”语言;随后以1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实验对象重复该实验。 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图里翻译规范理论,分别分析上述译本在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等阶段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和读者反应。通过对“翻译腔”语言进行分类,对其词汇和句法特征进行描写,以及对两次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读者对不同译文的接受程度,本研究有如下发现: 第一,“翻译腔”语言具有共有的词汇和句法特点,具体表现为:名词短语多带有目标语所没有的源语文化内涵,因此多采音译或释译,结构上与目标语相似度较低;动词短语与源语结构通常呈完全对应的模仿关系,与目标语表达习惯有较大区别;句子结构与源语大都呈高度相似的机械对应关系。 第二,译者在翻译的不同阶段选择采取何种规范,对于译文中“翻译腔”语言数量的多少有决定性影响。 第三,不同目标语人群对不同时期的译本接受程度不同。两次实验均显示读者对于年代越远的译本接受程度越低,即认为其中“翻译腔”语言数量较多,这与研究者之前的期待正相反。同时实验也显示,年轻的读者对不同译本的接受程度均高于年长读者,这可能是因为年轻读者对于各类语言的接受程度均高于年长读者。这对于规范理论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即同样的规范所产生的效果会随着时间推移及读者群变化而改变。 第四,无论采取何种规范,都难以避免“翻译腔”的出现,而且对于部分目标语读者而言并非完全不能接受,这说明“翻译腔”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特征,我们只有正视它,才能科学判断其价值,而非一味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