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测量正常组健康人和病例组肠易激综合征(IBS)大肠经、小肠经、胆经、胃经、脾经、膀胱经的穴位感受器阈值,取穴主要选取相关经络的双侧井、荥、输、经、合、募穴、下合穴及背俞穴,观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健康人的穴位感受器阈值变化,观察针刺后IBS患者的阈值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指导临床针灸取穴提高临床疗效,以及证明经络腧穴的存在提供依据。方法选正常无心理和生理疾病的成年人34人为正常组,选肠易激综合征病人60例为IBS组。分别用疼痛测量仪测量,记录正常组与IBS大肠经、小肠经、胃经、脾经、胆经、膀胱经等经络穴位处的压力感受器阈值,重复测量3次,穴位主要选取每条经络双侧的井、荥、输、经、合、募穴、下合穴、原穴、络穴及背俞穴。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人中,随机分为针刺组(30)和对照组(30)。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选取穴位感受器阈值较低及临床常用穴位: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大肠俞、小肠俞、肝俞、三阴交、关元、天枢穴、合谷穴作为临床观察。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统计学分析,Excel软件建库,测量实验结果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x±s),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组与IBS组大肠经穴位感受器阈值比较:手阳明大肠经正常组与IBS组相应井、荥、输、经、合、募穴、下合穴、原穴、络穴及背俞穴之间的比较,穴位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原穴合谷、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背俞穴大肠俞穴有极显著差异(P<0.01)。正常组与IBS组小肠经穴位感受器阈值比较:手太阳小肠经正常组与IBS组相应井、荥、输、经、合、募穴、下合穴、原穴、络穴及背俞穴之间的比较,穴位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络穴支正、下合穴下巨虚、背俞穴小肠俞穴有极显著差异(P<0.01)。正常组与IBS组胃经、胆经、脾经、膀胱经穴位感受器阈值比较:正常组与IBS组胃经、胆经、脾经、膀胱经,井、荥、输、经、合、募穴、下合穴、原穴、络穴及背俞穴之间的比较,正常组与IBS组胃经合穴(下合穴)足三里、背俞穴胃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IBS组胆经合穴(下合穴)阳陵泉、背俞穴胆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腧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IBS脾经背俞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IBS组膀胱经背俞穴比较,心俞、肝俞、脾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膀胱俞阈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腧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IBS患者症状各项积分的比较:治疗结束后,针刺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P<0.05);针刺组治疗后主症腹部不适、泄泻、便秘,次症肠鸣矢气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针刺IBS患者要穴感受器阈值的比较:IBS患者从第1次治疗到第3次治疗后,各穴感受器阈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个月随访后其感受器阈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巨虚、下巨虚、大肠俞、小肠俞、肝俞阈值提高最为明显。结论在正常组与IBS组的比较中,IBS大肠经、小肠经和相关的穴位阈值降低明显,尤其以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大肠俞、小肠俞、肝俞下降明显。当脏腑功能出现异常时,经络腧穴也从相应的沉寂状态转向敏化状态,说明腧穴是活动的,也证明穴位的功能发生改变。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针刺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等穴位,感受器阈值提高并且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证明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这一经典理论。中医有“以痛为腧”的理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穴位经络的存在和穴位之间的相对特异性,为阐明针刺作用机理及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