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录了汉代“宫室园囿、舆服典章、高文材技、瑰行伟才”的典籍。此书的大部分内容均不见于《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正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西京杂记》注重人物选材,追求叙事意蕴,文学价值较高。《西京杂记》在后世影响较大,如该书中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王昭君因未贿赂画师而出使塞外,也为历代文人多次题咏;殷芸《小说》、无名氏《三辅黄图》、段成式《酉阳杂俎》等书均收录了《西京杂记》中的内容。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西京杂记》文本内证材料展开进一步研究。全文含绪论、附录在内,共分七个部分。绪论主要梳理前人有关《西京杂记》的研究,从作者考辨、文学特色、史料价值、语言学以及综合研究五个方面作了总结。第一章在前人的基础上再次探究讨《西京杂记》的作者归属。从刘歆具有的诸多优厚条件入手,探讨其撰写《西京杂记》的可能性,进而分析《西京杂记》中出现的“余”与“扬雄”等条目与刘歆的关系,并联系《三辅黄图》等与该书内容相似的汉晋典籍进一步推定《西京杂记》的创作时间。与此同时,本章对后人补撰《西京杂记》的可能性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坚定笔者的结论:《西京杂记》虽然存在后世补撰的现象,但不足以推翻刘歆为该书初撰者的可能性。第二章研究《西京杂记》在人物选材上的偏好。从正史人物传记选材侧重人物典型性的特征入手,以此为参照,着重探讨《西京杂记》呈现出的新的人物选材视角,即对下层人物的关注、对名人事迹生活化的描摹,彰显出《西京杂记》在人物选材、塑造方面的新突破。第三章探讨《西京杂记》的叙事新变。从分析《西京杂记》对正史叙事传统的继承入手,探讨其叙事琐碎化、诙谐性等不同于正史的叙事特征,并从史官制度等方面探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第四章探讨《西京杂记》的博物色彩。以《山海经》《博物志》《汉旧仪》《古今注》为参照,探讨《西京杂记》记载动植物、器物的博物特征。同时,从社会风气、文人嗜好等角度探析《西京杂记》博物特征出现的深层原因。第五章是《西京杂记》文体争议的再研究。在梳理古今学者有关《西京杂记》文体分类分歧的基础上,从史传与古典小说概念划分、类别入手,结合《西京杂记》文本特质与成书过程,重新梳理了《西京杂记》由史部向小说转变的历史历程及其相关评价,从而客观地找到《西京杂记》文体的归属。附录对与《西京杂记》有关的十六条材料作了辨正,进一步厘清了《西京杂记》的作者归属以及该书与其他典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