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缺少成熟的强度控制体系,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设施建设通则》等条例,仅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强度做了原则性的限定,不足以指导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发展建设。同时,我国湖城关系的研究集中在城市风景湖泊或风景名胜区,对自然保护区涉及较少,自然保护区因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敏感性及重要性而具有严格的保护要求,因此,湖泊型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既要满足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要求,又要合理建设实现“湖城共荣”。严格的保护要求、模糊的建设强度、迫切的发展需求等因素导致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本文提出“湖城共荣”视角下的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湖泊型自然保护区实现“湖城共荣”为目标,探索保护区实验区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案例实践4个部分。第一,对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进行分析,提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问题。第二,对问题的进行剖析,指出研究难点是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性、自然保护区建设强度的模糊性及“湖城共荣”景观规划设计的复杂性三点。第三,针对问题难点,提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实现“湖城共荣”,并且从强度控制和湖城互借两方面提出具体的景观规划策略。强度控制是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建设强度上限,在参考国内外相关保护区建设强度的基础上,从游人容量、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人类活动及社区管控5个方面进行保护区实验区建设强度控制;湖城互借是湖泊与城市融合发展、相互因借的景观体现,在吸收国内外相关保护区湖城互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文化嵌入、空间互借、自然教育及设施共享4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第四,结合以上研究进行案例实践,分析衡水湖与衡水市的关系及场地现状,构建强度控制体系,结合湖城互借理论,综合指导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