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像丛生—从我的创作谈当代木刻制作行为对作品的影响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ji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主要围绕我的艺术学专业硕士毕业创作作品展开,重点阐述毕业创作方法的形成。这个选题传达了我对于当下版画形式、当下创作理论和当下创作材料的认识。这次创作产生于我对木刻制作过程的思考以及对于一张木刻版画生成意义的思考。木刻制作程序不仅使得木刻版画具有木刻的痕迹感、复数性质、印刷的特性,这种意义也使版画有着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的语言特质。毕业创作的形成除却我对版画的思考外,还有着我对于创作的理论指导和创作的物质材料的思考。不同的创作思考影响着不同的艺术家,从而影响着艺术家对于物质材料的选择态度,从而生成不同面貌的作品。后文梳理出指导我创作的一些作品和理论,并说明他们是怎么样影响我的。论文写作主要使用个案研究方法,将自己的这次艺术创作当作一次个案研究,追踪了我这次艺术创作的缘起、思路形成的过程、作品初步的构想、收集和筛选资料、与导师交流作品、作品草稿的生成、作品的制作、作品最后的成型等过程,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论述来表达主题,即当代木刻版画制作行为对作品的影响。当然论文中还会涉及到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研究对比具有相同特性的艺术作品,找寻制作行为对艺术作品产生意义的规律;另还涉及文献资料法,研究相同思路的艺术作品生成的相关资料。一张木刻版画的创作过程对作品最终的形成来说不单单是一种制作概念。达达主义之后,许多艺术作品使用的是现成物,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并不出于艺术家的双手。版画大抵是用到最多物质材料的绘画门类,这使得版画艺术家往往对材料更具有感情。对我来说,这种感情带来的思考形成了我艺术创作的方法论,让我更希望将版画制作中的一些现成品或者半成品,甚或版画制作中的废弃材料进行组合,并通过版画的特性去展现版画制作的过程感。
其他文献
主要介绍了温度敏感型、离子敏感型及pH敏感型三种在体凝固系统的形成机制及其在注射、口服及局部给药中的应用.在体凝固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在药物的缓控释领域有着
【摘要】改变传统的重接受轻探索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文章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多媒体 创新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6-02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课,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基石,因此学好解剖学至关重要。而人体解剖学名词繁
大学教育是孵育创新、开拓、探索等科学精神的摇篮,大学教育也是升华思想、体味人性的发源地。医学教育呼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文章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培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学科的发展,高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通过以专题形式重组教学内容、选用PBL方法来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变得愈加频繁和复杂,特别是在安全敏感度高的应用领域,如网络与通信服务业、银行、金融等。本文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