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工业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愈加突出,标签信息不仅能让消费者识别出安全健康营养的食品从而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能从侧面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动物福利,使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所以,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基于饮食健康背景,以食品营养与安全为出发点,以有机牛奶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7个具有代表性城市的有机牛奶市场实际情况,探索了标签信息对消费者有机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工业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愈加突出,标签信息不仅能让消费者识别出安全健康营养的食品从而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能从侧面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动物福利,使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所以,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基于饮食健康背景,以食品营养与安全为出发点,以有机牛奶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7个具有代表性城市的有机牛奶市场实际情况,探索了标签信息对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本研究以机牛奶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7个具有代表性城市的有机牛奶市场实际情况,以计划行为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理论基础,系统归纳分析了标签信息对消费者有机牛奶购买意愿影响因素:标签态度(BAT)、标签感知行为控制(BPCB)、标签主观规范(BSN)、标签信任(BTR)、标签认知(BCO),标签健康营养信息(BNU)、标签动物福利信息(BAW)、标签生态环境信息(BEO),构建了消费者有机牛奶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差异性检验,初步掌握不同特质的消费者对有机牛奶购买意愿差异。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对购买意愿影响程度较大的变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有机牛奶购买意愿影响程度变量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标签态度、标签认知、标签生态环境信息、标签健康营养信息、标签感知行为控制、标签动物福利,而标签主观规范对购买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第二,加强消费者标签态度、标签认知、提供给消费者生态环境信息,可以显著的提升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意愿。加强标签感知行为控制、提供给消费者标签健康营养信息、提供给消费者标签动物福利信息可以小幅度的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通过研究结论,提出一些关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对策与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外经济冲击的不断加深,我国经济发展在原本就处于下行通道的情况下面临着更为巨大的压力。金融市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的比重不断增大,尤其在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中各种金融工具的大量创新与应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就目前而言,金融市场在我国仍然处于初建期,在其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依然是其发展的动力来源。而
潘新和是当代语文教育名家,他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长期的教育实践,对语文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已有相关论著和教材10余部,报刊论文200余篇。潘新和认为语文的本质与核心是“言语生命”,并构建出以“言语生命”为中心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系统,包含写作、阅读、口语交际、师生关系等多个子系统。其中阅读系统,潘新和提出了“指向写作”的观点,将传统的“阅读本位”转向了“写作本位”。“阅读本位”注重阅读技巧
自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以来,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农业机械化来说,它是在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过程中反哺农业的产物,而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关键之一在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程度,这就需要不断地推动农业机械设备高质量发展,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体系的市场化、规模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重点分析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机社会化服务体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进口依存度较高。为了提升国内大豆供应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提出了大豆振兴计划。黑龙江省嫩江市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市,大豆产量在全国总产量中占据较大比重,其大豆生产对国家大豆安全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嫩江市大豆生产进行的专门研究对于有效实施中央提出的大豆振兴计划、进一步提升嫩江市大豆产量、促进嫩江市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立足于嫩江市大豆生产现状,借鉴相关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电子商务购买农产品也俨然成为了一种新风尚。虽然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已经步入了稳定增长的成熟期,但在政府的扶持和倡导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却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成长期,成为了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变以往谷贱伤农的市场规律,对消除贫困、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以及农村城
我国东北黑土区在大规模开发复垦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多年来,受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因素影响,东北部分地区黑土长期裸露,土壤结构退化,风蚀、水蚀加剧,这对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黑土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保护性耕作是保护黑土区农田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因此,研究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效益及其影响
近年来,长春市的冷链物流企业数量持续增多,但整体发展水平依然不高,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本文依据供应链管理理论、物流需求与供给理论、区域科学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AHP层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深入分析长春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剖析了长春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提出长春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长春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供路径参考。通过对长春市
中国食物浪费问题日趋严重,如何采取行动来减少食物浪费迫在眉睫。因此,探究食物浪费行为及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全食物链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家庭食物浪费。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家庭食物浪费行为的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对家庭食物浪费行为的研究尚不成熟,特别是缺乏城市与农村家庭的比较研究。本文以归因理论、自我肯定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构建模型并提出假设,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从购买习惯、
从全球来看,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排放过多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低碳化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农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改变农业发展经营模式、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要意义。从全国来看,一方面,东北三省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一直以传统粗放型农业发展方式为主,依靠大量的农业要素投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然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农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质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生态环境被大肆破坏,自然资源不合理使用,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是当代农业发展的最优选择。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