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藤本植物由于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生长、缠绕攀援树木并覆盖树冠,致使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影响树木的生长甚至导致树木死亡。本研究以五指山市畅好乡低海拔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主要藤本金钟藤和葛藤的生长特性进行观测,测定被藤本植物攀援的支持木生物量结构的变化,并调查伐藤处理对于次生林群落特征的影响,旨在探索藤本植物对次生林群落的影响,为五指山市低海拔次生林群落的恢复和更新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前期的初步调查发现,金钟藤和葛藤是该区域重要值最大的两种藤本植物。在对金钟藤生长特性的观测中发现金钟藤在光照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叶柄长度为同等茎粗全光照条件下叶柄长度的1.76倍;叶片能在1个月左右由新生叶长至成熟叶;弱枝存活率极低,容易出现尖端枯萎直至整枝死亡的现象,30枝观测对象自然生长3个月后存活率仅有3.33%,60 d龄级消失率最高,0d时生命期望最高;强枝在30 d龄级消失率最高,生命期望0 d最大,3个月后,观测的30枝强枝中有20枝仍然保持良好长势,存活率达66.67%。主枝的平均节间长与分枝的平均节间长不相关;茎粗与节间长不相关;8月末采集的金钟藤样本绿色茎占总生物量比例的38.26%,较5月初的22.66%出现了大幅增长,表明5~8月是金钟藤快速生长的时期;不同时节下金钟藤叶片占总生物量比例无明显差异。在对葛藤的生长特性观测中发现,葛藤的新叶也会在初生后迅速生长,约1个月就生长至成熟定型。葛藤叶片的耐荫能力较强。葛藤的茎也有强枝和弱枝之分,且同样容易出现尖端枯萎的现象,60 d龄级时,弱枝的消失率最大,0d时生命期望最大,30枝弱枝自然生长3个月后仅存活6枝;强枝会长出新的侧枝,在尖端枯萎后通过侧枝的生长而存活,在30 d龄级消失率最高,0d时生命期望最大,30枝观测对象自然生长3个月后,存活22枝。葛藤茎的节间长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较大的变化,8月末收集的葛藤的茎平均占总生物量比例的22.79%,而11月末采集到的葛藤的绿色茎的所占总生物量比例为44.87%,表明9月至11月是葛藤长度发生迅速增长的时期。(2)五指山市低海拔次生林地区的常见的龙眼、假柿木姜子、幌伞枫容易被藤本植物攀援;葛藤、金钟藤、锡叶藤、藤构等是该地区常见的攀援藤本。被过量藤本植物攀援后,龙眼、幌伞枫、假柿木姜子的枝条、叶片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出现大幅下降。不同种类支持木抵抗藤本植物干扰的能力有所不同,龙眼对于藤本植物干扰的抵抗能力强于幌伞枫。攀附在各植株上的藤本植物叶片、茎所占比例基本一致,其中茎占比为81.4%~86.2%,叶片占比在13.8%到18.6%之间。(3)设定未伐藤、伐藤2年、伐藤4年3种次生林群落进行物种调查,结果发现,金钟藤、葛藤、榄形风车子在攀援藤本和匍匐藤本中所占比例均较大;随着伐藤后恢复时间的增加,金钟藤、葛藤、榄形风车子重要值之和逐渐降低,匍匐藤本和攀援藤本的种类也随之增加;伐藤后,重要值最大的藤本植物由伐藤前的金钟藤变为葛藤。3种次生林群落中中阳性树种重要值之和分别为未伐藤:0.719;伐藤2年:0.556;伐藤4年:0.536;表明3种次生林群落处于以阳生性树种为主的演替的初级阶段。伐藤4年的次生林群落中枯立木多度小于未伐藤的次生林群落;3种伐藤处理的次生林群落中枯立木的胸径呈未伐藤>伐藤4年>伐藤2年。说明伐藤后,大量小径级的乔木死亡。乔木层的平均胸径、多度表现伐藤4年最大,未伐藤的次生林群落平均冠幅最小。灌木层的盖度、冠幅表现为未伐藤>伐藤4年>伐藤2年;灌木的株高表现为伐藤2年>伐藤4年,而多度则呈现出伐藤4年>伐藤2年。草本层的多度表现为伐藤2年>未伐藤>伐藤4年。匍匐藤本的多度表现为未伐藤>伐藤4年>伐藤2年。攀援藤本的多度与匍匐藤本相同,表现出先减少再增大的趋势,表明伐藤后,匍匐藤本和攀援藤本也逐渐恢复并扩散蔓延。伐藤4年次生林群落中乔木层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Pielou指数均大于未伐藤的次生林群落。从未伐藤到伐藤4年,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出现了显著增长。匍匐藤本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均表现为伐藤4年>未伐藤。攀援藤本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而增加,Simpson指数则呈现出伐藤4年>未伐藤。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攀援藤本的大量增长对乔木层、灌木的Shannon-Wienner指数和Pielou指数表现为抑制的作用。此外,匍匐藤本的多度和长度对灌木层均匀度的影响也表现为抑制作用。攀援藤本的攀爬高度与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匍匐藤本的多度对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则表现为较强的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