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国内证券市场存在着“买入”与“卖出”评级严重失衡的现象,这不仅极大地伤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并且对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造成了损伤。国内证券分析师为何会存在积极发布“买入”评级,却回避“卖出”评级的决策偏差?依照传统理论解释,这与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选择偏差、非理性动机和单边做多的交易机制等因素有关。
本文认为对于国内证券分析师而言,利益冲突是导致其行为偏差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通过价值链的视角,全面揭示了证券分析师与其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价值关系,分析发现在以上游上市公司、中游券商雇主和下游基金客户为主体的各条价值链上,均存在着原始需求、业务诉求、动态调整、产业结盟、同行竞争等五种相似的利益冲突形态,这些都可能驱使证券分析师做出回避“卖出”评级的决策。总结发现,证券行业价值链的下游议价能力最强,经济活动产生的价值最大,利益冲突最严重。
本文通过手工整理相关数据,分别选取投行业务、自营业务和分仓佣金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利益冲突形态,对价值链影响投资评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下游价值链均会对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产生正向的显著性影响,下游的影响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