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证券分析师“卖出”评级决策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国内证券市场存在着“买入”与“卖出”评级严重失衡的现象,这不仅极大地伤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并且对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造成了损伤。国内证券分析师为何会存在积极发布“买入”评级,却回避“卖出”评级的决策偏差?依照传统理论解释,这与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选择偏差、非理性动机和单边做多的交易机制等因素有关。   本文认为对于国内证券分析师而言,利益冲突是导致其行为偏差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通过价值链的视角,全面揭示了证券分析师与其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价值关系,分析发现在以上游上市公司、中游券商雇主和下游基金客户为主体的各条价值链上,均存在着原始需求、业务诉求、动态调整、产业结盟、同行竞争等五种相似的利益冲突形态,这些都可能驱使证券分析师做出回避“卖出”评级的决策。总结发现,证券行业价值链的下游议价能力最强,经济活动产生的价值最大,利益冲突最严重。   本文通过手工整理相关数据,分别选取投行业务、自营业务和分仓佣金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利益冲突形态,对价值链影响投资评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下游价值链均会对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产生正向的显著性影响,下游的影响更显著。
其他文献
本文以2006-2016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为样本,以债项评级和发行利差为载体,考察外部评级机构和市场机构投资者对于城投债外部显性担保和政府隐性担保所做反应的异质性
自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发生以来,欧洲许多国家主权风险激增,主权债务危机成为金融危机过后影响金融稳定的主要因素。主权违约风险不断加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欧洲主权债券市场长期
加入WTO以后,中国享受成员国最惠国待遇。这使得中国产品的竞争力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从而可以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特别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出口的发展。随着中国对外贸
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作为其幕后推手,影子银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意图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进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