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被誉为是垮掉派的圣经,是美国战后流浪汉小说的经典。以浪漫派人物迪恩·莫里亚蒂(Dean Moriarty)和保守派萨尔·帕拉戴斯(Sal Paradise)作为旅行者代表的新一代,像虔诚的基督教信徒一样渴望地上路了,他们并不是那种不劳而获的流浪汉,他们在流亡中工作,在工作中流亡,一路上纵酒,吸毒,纵欲,在这种极端的行为中体验生活和感知生命,试图通过这种流浪的方式来获得上帝的拯救。对他们来说,流浪绝不意味着忧伤,而是一种自由自在地享受人生的快乐方式。只有在路上,他们才能克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生命才能获得自由,同时,作为旁观者一被异化的人才能获得清醒和超脱,从而建立新的理想与信念,寻求生活的真谛。本文认为这两位流浪汉主人公追求精神自由,与道家所倡导的一切顺其自然—人的内部自然自发的思想理念是一致的。迪安是浪漫主义精神的代表,而萨尔则是禅宗精神的代言人,他们体现了战后美国流浪汉英雄作为动(mobility)与思(meditation)的结合体。本本分为导论、三个章节和结论。本文的导论部分指出凯鲁亚克对远离尘世的浮华的强调。第一章主要讲述流浪汉英雄的概念,以及其在英美文学传统中的演变,从而肯定了《在路上》作为当代美国经典流浪汉小说的地位。第二章分析《在路上》主人公迪恩·莫里亚蒂作为战后美国流浪汉形象的特征。第三章讨论了叙述者萨尔一路上捕捉生活的本质的经历。一方面,萨尔被迪安狂野的波希米亚式的生活方式所吸引而开始在路上的旅行,另一方面,一路上的喧嚣使的萨尔逐渐地成熟—通过内心的沉思领会生活的真谛,这折射出作者凯鲁亚克的禅宗佛教观。结论部分将凯鲁亚克对流浪汉小说的发展放入他所关心的精神的家园,提出流浪汉英雄迪恩体现了作者对遥远东方的禅宗、道家思想的密切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当代美国流浪汉作为动与思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