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硝胺是一类具有强致癌性的“广谱”致癌物,广泛分布于饮用水、地下水等环境中。目前,大多数是以亚硝基二甲胺(NDMA)为代表对亚硝胺进行研究探讨的。然而,相比于NDMA,亚硝基二乙胺(NDEA)具有更高的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并且NDEA的典型前体物二乙胺(DEA)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在进行饮用水消毒时较易生成NDEA。因此本文通过对NDEA的生成规律进行探讨研究,并且寻找有效去除DEA的途径是非常必要的。在对NDEA的生成规律进行探究时,采用不同消毒方法,分别考察消毒时间、DEA含量、p H值、温度及共存离子对NDEA生成规律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二氯胺(NHCl2)具有更高的NDEA生成潜能;采用次氯酸(HCl O)消毒时,NDEA的生成量较低,且其生成量受水中铵根离子(NH4+)、亚硝酸根离子(NO2-)影响较大;采用一氯胺(NH2Cl)消毒时,NDEA的生成量与NH2Cl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呈明显线性关系,在DEA与NH2Cl摩尔比为1:1、p H=7.0、温度为25℃时生成量最大,受水中亚硝酸根离子影响较大;DEA在NH2Cl消毒过程中生成NDEA的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NDEA生成量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反应时间、DEA浓度、p H值、NO3-浓度、温度、NH2Cl浓度、NH4+浓度、NO2-浓度、有机氮浓度。本文在探究DEA有效去除途径时,采用浸渍-焙烧法对活性炭(AC)进行改性,制备载铁改性活性炭(Fe/AC)。对DEA吸附性能最好的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为500℃;负载Fe2(SO4)3浓度为0.1 mol/L;焙烧时间为4 h。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BET)测试对Fe/AC进行表征。与AC相比,Fe/AC的Fe原子百分比增长为原来的3.87倍,S原子百分比增长为原来的1.23倍;改性后,Fe聚集在Fe/AC载体上,Fe/AC载体内部产生新的晶相;与AC相比,Fe/AC的比表面积、孔容均明显增大,吸附性能增强、Fe/AC比表面积有所提高,内部有明显的铁氧化物附着,内部孔隙度明显增加。以最优条件制备Fe/AC,探究其对DEA的吸附去除效能。实验结果表明:Fe/AC的吸附容量高于AC,其最大饱和吸附容量为3.55 mg/g,是AC吸附容量的10倍。25℃条件下,Fe/AC对DEA的静态吸附最佳条件为:50 m L浓度为10 mg/L的DEA溶液中p H=13.0,吸附时间240 min,Fe/AC的投加量为0.3 g时对DEA的去除率为91.60%;改性活性炭对DEA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为427.72μg/g,吸附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Fe/AC对DEA的吸附反应自发程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