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学习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其中情感因素与学习者的成功关系密切。情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中心。积极的情感有助于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外语学习心智环境。而消极的情感因素通常妨碍外语学习进程。关注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焦虑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它直接影响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吸收和语言的输出,从而阻碍语言学习。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一般认为焦虑是个体由于长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语言学习焦虑是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外语学习的主要障碍之一。当焦虑高出一定水平时,它就成为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障碍。Arnold指出;当焦虑出现在教室中时,会使得学生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这些导致了学生课堂上较差的表现,这些表现又使得学生更加焦虑,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糟糕,这些害怕和紧张与认知焦虑紧密相关,认知焦虑就是紧张,紧张浪费了应该用于记忆的能量,影响了此刻的学习任务的完成。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学者们注意到焦虑这一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重要影响,并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关于高度焦虑与学生的学习成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开始大量出现,如Spielberger(1996)的研究表明,20%以上的学生因为典型的焦虑导致学习失败逼迫中途辍学,而在低焦虑的学生中,因学习失败而辍学者只有6%。大多数学者认为焦虑与学习成绩成负相关。认为焦虑是妨碍学习者取得成功的绊脚石。我国学者元旭华,黄友娥,黄蔷等做了外语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关系的调查分析,发现外语学习焦虑与外语学习成绩呈负相关。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对焦虑进行分类,常见有以下三种分类:气质焦虑,状态焦虑和情景焦虑。状态焦虑和情景焦虑通常是由特定的情景引发的,是一种暂时性的焦虑。是可以调控的。引发语言学习焦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一些特定的诱发因素。本文使用Horwitz(1986)设计的外语课堂学习焦虑量表FLCAS测量高一年级英语课堂上的学习焦虑程度,目的是使教师了解高中一年级英语课堂上的学习焦虑状况。作者认为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焦虑主要是一种状态或情景焦虑,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调控的。并设计了一次访谈和一个问卷调查用来探索此阶段引发焦虑的原因所在。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的焦虑状况,思考和分析原因所在。采取相应调控措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意义;第二部分是焦虑的定义,国内外关于焦虑对外语学习影响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介绍了本实验的研究工具、方法、过程;第四部分是实验结论和发现;通过本次实验作者发现高中一年级英语课堂上的学习焦虑程度明显偏高,它已经妨碍了高中英语教学的进程。通过访谈和另一个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诱发此阶段焦虑偏高的相关因素。这些发现可以使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教学中学生的焦虑程度。随时探索和分析焦虑成因。第五部分是作者建议的一些调控此阶段焦虑的相应措施,以此提高教学质量;第六部分是实验的总体总结。对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及结果进一步总结;第七部分是实验的局限性和今后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本次实验由于样本数量不够大,时间较短以及研究的地区性。使得更科学的结论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