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注意到占人口半数的庞大妇女群体在革命中的重要力量,为鼓励妇女为抗战和生产奉献自己的力量,开始对其进行广泛的动员。针对苏中抗日根据地的特殊环境,共产党因地制宜地将中共中央的指导性政策进行调适,使之回归根据地现实,制定出一系列适合实际的苏中具体政策:组织以纺纱为中心的妇女生产运动;开展拥军优抗运动;提倡家庭和睦,建立新式家庭;开展识字运动和妇幼卫生保健运动,普及文化教育和生理卫生知识。党在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妇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为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又突显出苏中地区的乡土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在具体政策的指示下,党在苏中抗日根据地展开轰轰烈烈的妇女工作。为了动员和宣传妇女力量,中共树立抗日生产的典型模范形象,感染和激励妇女;由于妇女工作举措动摇封建伦理和道德,遭遇来自封建家庭的阻碍,中共开展家庭思想教育,让妇女参加革命和建设活动无后顾之忧;为了实现抗战和建设力量的最大化,中共组织和发动各阶层妇女,建立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统一战线,全面铺开妇女工作;为了将妇女从传统的封建境遇中解救出来,中共从解除妇女切身痛苦做起,改革传统婚姻制度、开展大规模的剪发、放足活动、动员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办识字班、宣传妇幼保健卫生知识;为提升妇女工作效率,中共培育地方妇女干部。在这一过程中,还涌现出了苏中党委妇女部长章蕴、海启县妇委委员姚静芳等开展妇女工作的代表人物以及以妇抗会、妇委会为代表的新式妇女机构和改造后的姊妹会、妇女帮会等旧式组织,上述举措均成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妇女工作区别于其他根据地的重要实践内容。通过党在苏中抗日根据地展开的一系列妇女工作,妇女群体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经济贡献逐渐增大,在政权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根据地妇女文盲比例不断缩小,争取婚姻自由的案例普遍增多。除此之外,妇女争相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积极生产、拥军参战、建设根据地,以纺纱为中心的生产运动和送夫送子参军的热潮在战备物资和人力资源极其匮乏的特殊时期为抗战提供了充足的物资和人力支援。最后,在开展妇女工作的过程中,中共还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地方、德才兼备的妇女干部,创建了一系列井然有序、卓有成效的妇女组织,妇女工作成绩斐然。当然,党在开展妇女工作期间也曾出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产生轻视妇女及妇女工作的思想,部分妇女干部还出现了形式主义、理想主义等不良倾向,再加上妇女群体天然的生理特性,使得一些妇女干部产生事业进步与结婚生子之间的两难抉择,但是中共及时总结教训,认真纠正错误,最终推动妇女工作顺利开展,为新时代的妇女工作提供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