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是对虾主要疫病病原之一,隶属于细小病毒科,浓核症病毒亚科,短浓核症病毒属。其感染宿主范围较广,可感染世界各地的野生对虾和养殖对虾,对细角滨对虾(Litopenaeus stylirostris)死亡率高达90%,同时可使凡纳滨对虾(L.vannamei)、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japonicus)等患上慢性矮小残缺综合症(runt deformity syndrome, RDS),影响对虾的生长。感染的对虾可通过水平传播或垂直传播的方式感染群体以及下一代仔虾。IHHNV是对虾病毒中最小的病毒,病毒粒子大小仅20-22nm,无囊膜二十面体。基因组长约4.1kb,包含3个阅读框,分别为ORF1、ORF2、0RF3,分别编码非结构蛋白1(NS-1)、非结构蛋白(NS-2)和核衣壳蛋白(CP)。Genebank已收录了部分地区的分离株,包括夏威夷分离株(AF21266)、厄瓜多尔分离株(AY362548)、加利福尼亚分离株(AF273215)、中国福建分离株(EF633688)、中国台湾分离株(AY355306、AY355307、AY355307)和泰国分离株(AY362547)等。目前已发现IHHNV有两种基因型,即感染型(type1和type2)和非感染型(type3A和type3B),其中非感染型属于IHHNV嵌入对虾基因组的情况,该类型可使对虾携带病毒但无致病性和致死性。针对不同的基因型,OIE推荐了5对引物(389F/R、392F/R、77012F/77353R、309F/R和MG831F/R)分别用于检测不同基因型的IHHNV。对于IHHNV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国内关于IHHNV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尤其对于现阶段IHHNV在国内的对虾养殖产业中的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仅局限于病毒携带率,IHHNV的感染力和致病性等缺乏相关数据。本研究通过近年来我国主要对虾养殖地区的养殖对虾进行不同PCR检出类型检测,从而了解国内IHHNV感染流行情况;通过对凡纳滨对虾虾苗IHHNV投喂攻毒试验,初步获得该病毒致病性数据。本研究内容包括:1、我国IHHNV不同基因检出类型的初步筛查依据OIE推荐的4对IHHNV检测引物(389F/R、392F/R、77012F/77353R、309F/R)及国标检测方法对本实验室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期间,采集于国内不同地区的对虾样品进行IHHNV检测,获得了4种PCR检出类型。在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宽沟对虾中均检测出了IHHNV,而在脊尾白对虾中尚未检出。其中凡纳滨对虾阳性率最高,中国对虾阳性检测率最低。2011年对虾样品阳性率高于2012年对虾样品阳性率,而华东地区采集对虾样品阳性率高于华北、华南两地。此外还对采集的部分浮游生物及蟹类进行检测,并未获得阳性结果。该项研究工作对我国IHHNV的流行提供了科学依据,为IHHNV基因型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2、 IHHNV基因组测序的扩增选取OIE推荐的4对引物检测结果均为强阳性的对虾样品,参考IHHNV全基因组序列(AF218266)及4对引物的检测区域,在保守区设计引物获得保守区序列。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在8个被检样品中,以采集于上海斑节对虾携带的IHHNV与其他分离株的差异较为显著。运用环化RACE技术获得该分离株保守区两翼序列,通过基因片段拼接获得全长为3797bp的IHHNV全基因组序列。该基因与夏威夷分离株相似度较高。此研究结果可为IHHNV感染对虾致病力及分子流行病评估提供科学依据。3、 IHHNV致病力分析将已确定的感染型IHHNV对虾病料梯度稀释后,通过投喂的方式对健康虾苗进行攻毒试验。观察记录虾苗的死亡情况,结果显示,投喂原始病料组和原始病料稀释10倍组两组虾苗在养殖前期出现集中死亡的情况,每组均只剩存一尾虾苗。其余投喂原始病料稀释100倍、1000倍、10000倍组,投喂健康虾组织组以及空白对照组5组的虾苗剩存数呈现缓慢降低的趋势,没有明显的区别。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分析IHHNV在攻毒对虾体内的增殖情况,从而为该病毒的致病力水平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