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经济学意义上的国有股权为主线,围绕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界定、国有股权的功能、国有股权的行使、国有股权的边界、国有股权的绩效和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管理6大核心问题,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中的国有股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绩效检验和管理研究。论文共6章,20余万字。
第一章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界定。本章在分析股权法律关系、股权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股权本质理论的经济学意义,并从法学和经济学的不同角度分别考察了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内涵和属性,在理论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口径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计量方法、计算公式和理论价值。主要内容包括:(1)股权的本质。股权是基于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因出资而取得的参与公司事务并在公司中享有的一种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具有支配性和请求性以及可转让性的财产权利;(2)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属性。商业银行国有股权是新型的公司法上的财产权利;是投资回报的载体和控制权的基础;(3)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计量。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确认与计量,应该采用包括了国有控股(制)公司、国有控股(制)事业单位等所持相应股份的第三口径计量法。单家商业银行与一国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计量既可以用相对指标也可以用绝对指标计算;(4)商业银行国有控股权与控制权。商业银行国有控股权是与控制权、索取权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所有权范畴:商业银行国有控股权并不等于公司控制权;商业银行国有控股权是实现银行控制权的有力保证;商业银行国有控股权可能大于或小于控制权;即使是51%的所谓绝对控股权也只是一种相对的控制。
第二章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功能。本章从国有股权功能的基础理论出发,论述了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三大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三大功能具体到国有股权的运行载体,其三元目的性在常态下其实是一种二律背反,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功能定位取决于股权功能的价值理念。内容包括:(1)政治家和官员的自利“经济人”特征,使商业银行国有股权承载了满足其自利需求的政治功能,政治租金源是影响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2)股权的财产性与资本性使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对资本自身价值增值的追求,与非国有股权有相似的功效,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具有资本的经济功能;(3)国家设置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决不仅仅是为了利润,宏观调控、政策传导、信誉保证等公共职能是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社会功能;(4)经济效率原则、责任优先原则、尊重股权自由原则、使用范围有限性原则是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基本价值判断法则。
第三章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行使。本章以国有股权委托代理链为主线,阐述了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三层代理人网络及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行使成本和委托代理人约束体系。主要内容有:(1)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委托代理链。国家代理制是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第一层次委托代理关系;国有股权大多导致政府代理是国家代理的逻辑选择;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第三层次委托代理是商业银行内部股东代表至高级管理者的代理运作。(2)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行使成本。制度建立成本、行政代理成本、代理人代理成本和经典代理成本是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委托代理和行使成本,国有股权与之非国有股权承载了更多的委托代理成本;(3)委托代理人约束体系。内部约束体系和外部约束体系是降低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委托代理成本的有效手段,其中,对管理部门和运营机构的约束是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的关键。
第四章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边界。本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合理边界的效应以及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绝对边界和相对边界的制约因素,并从世界各国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变更的银行数目统计数据、变更的国有股权份额数据、国有股权份额的区间数据和各家银行国有股权现有数据资料等不同的四个角度直面了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绝对边界和相对边界的现状及结果,同时,运用历史演进分析法,阐析了世界各国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边界历史变迁的原因及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界定了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边界研究的基本范畴,如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边界、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相对边界和绝对边界等;(2)探讨了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合理边界的股权结构优化效应、制衡约束机制效应和资本金补充渠道有效拓展效应等;(3)分析了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绝对边界和相对边界的制约因素。在影响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绝对边界的诸多因素中,有四种力量应受到特别重视,它们分别是社会制度、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政府的控制权偏好、法律和制度。而银行规模、国有股东本身的偏好及行为、银行治理要求等是影响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相对边界的重要因素;(4)运用大量数据和资料实证研究了海外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边界的现状,发现和分析形成了四个命题:①政府对银行的所有权在全世界过去是,现在仍然是非常普遍,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占比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呈加速趋势,速率加快;②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性质基于不同的法律起源而存在不可忽略的差别;③在那些更穷的国家、金融市场更不发达的国家、而且更一般地,在金融制度运行不良的国家更加盛行;④政府对商业银行并非都要采取绝对或相对控股,从海外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边界及其变迁看,多数国家都没有选择国有绝对或相对控股模式;(5)考察了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印度和危机后东亚各国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边界的扩展进程,以及西欧国家、拉美地区、中东欧国家、亚太地区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边界的缩减进程;(6)分析考察了中国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国有产权边界的历史演进,发现并得出了国有股权边界大小与国有股权功能、国有股权制度成本、一国法律法规以及与银行规模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绩效。本章通过实证分析,在界定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宏观绩效和微观绩效的基础上,针对海内外在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绩效上存在的“政治型”、“发展型”等不同认识,运用81家来自于22个国家的样本银行数据,计算分析了样本银行国有股权边界变迁前后的金融绩效。主要内容有:(1)提出了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宏观绩效和微观绩效范畴及其评价方法;(2)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宏观、微观绩效研究的现状和争论,大量的研究并不支持“发展型”理论而与“政治型”理论相符;(3)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微观绩效。从数据作经验分析所考察的15项指标来看,国有股权边界缩小对银行金融绩效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微观绩效评价的政策含义主要在于:银行改革不能回避产权问题。
第六章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管理。本章以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管理理论和我国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管理发展的历史实践为基点,设计并论证了中国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管理的动态优化路径,分析了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管理上的偏差、障碍及其制度基础。主要内容包括:(1)管理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设置管理、运作管理和收益管理是银行国有股权管理的基本内容,而边界管理可以说是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管理的核心问题;(2)管理的目的与目标。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商业银行国有股权三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合理的股权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和优良的经营绩效是国有股权设立管理、运作管理和收益管理的最终目标;(3)管理的原则。诚信原则、市场性原则和法治原则是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管理的基本原则;(4)中国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管理的实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上市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非上市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有显著不同的国有股权管理特征;(5)中国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管理的动态优化。①在我国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边界动态优化的整体设计中,有三个关键问题最为突出,即:国家股东权和国有法人股东权边界设置模式的选择、国有股权边界优化路径的选择以及对国有股权边界动态变化的理解与把握。②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委托代理成本中的制度建立成本最终能否降低,在现有国有经济制度框架内,关键取决于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监管体系和国有股权委托代理链的构建与运行。③有效的中国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绩效管理,一是要有真正合格的股东;二是要有真正合格的股东代表;三是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四是要有明确的价值管理理念。银行价值最大化应是我国商业银行国有股权收益管理的价值基础;(6)管理障碍及逾越。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庞大的坏帐构成的资产组合,是政府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方式转变为国有股权管理方式的最大障碍;认识偏差和制度缺陷加剧了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管理的难度。市场和政府必须为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管理营造足够的条件以实现国有股权的设置目的,目前不具备条件但并不妨碍创造条件。